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九章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第 2/4 页)

    樵夫答言:“不敢。”

    伯牙:“我且问你,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

    此琴何人所造?

    扶他有甚好处?”

    正问之时,船头来禀话:“风色顺了,月明如昼,可以开船。”

    伯牙分付:“且慢些!”

    樵夫道:“承大人下问,小子若讲话絮烦,恐担误顺风和舟。”

    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

    若讲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何况行路之迟速乎!”

    樵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僭谈。

    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

    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

    优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

    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

    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

    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

    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

    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

    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

    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

    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

    又有一中微,按闰月。

    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徽、羽。

    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

    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

    先是宫、商、角、徽、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

    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

    何为六忌?

    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何为七不弹?

    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何为八绝?

    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

    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

    乃雅乐之好处也。”

    伯牙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又想道:“就是记问之学,也亏他了。

    我再试他一试。”

    此时已不似在先你我之称了,又问道:“足下既知乐理,当时孔仲尼鼓琴于室中,颜回自外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

    此贪杀之意,遂露于丝桐。

    ‘始知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

    假如下官扶琴。

    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

    “樵夫道:”《毛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大人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

    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

    伯牙将弦重整,沉思半晌。

    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

    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

    伯牙不答。

    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

    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

    只两句,道着了伯牙的心事。

    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

    先生高名雅姓?”

    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贱字子期。”

    伯牙拱手道:“是钟子期先生。”

    子期转问:“大人高姓?

    荣任何所?”

    伯牙道:“下官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上国而来。”

    子期道:“原来是伯牙大人。”

    伯牙推子期坐于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点茶。

    茶罢,又命童子取酒共酌。

    伯牙道:“借此攀话,休嫌简亵。”

    子期称:“不敢。”

    童子取过瑶琴,二人入席饮酒。

    伯牙开言又问:“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

    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

    伯牙点头道:“好个集贤村!”

    又问:“道艺何为?”

    子期道:“也就是打柴为生。”

    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

    窃为先生不取也。”

    子期道:“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以尽父母之余年。

    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

    伯牙道:“如此大孝,一发难得。”

    二人杯酒酬酢了一会。

    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

    又问子期:“青春多少?”

    子期道:“虚度二十有七。”

    伯牙道:“下官年长一旬。

    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

    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

    伯牙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下官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办公室潜规则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红警军团在废土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