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上)(第 2/4 页)
四时八节,馈送礼物,希图以小博大。
若知县自来相请,便似朝廷征聘一般,何等荣耀!还把名帖粘在壁上,夸炫亲友。
这虽是不肖者所为,有气节的未必如此。
但知县相请,也没有不肯去的。
偏有卢楠比他人不同,知县一连请了五六次,只当做耳边风,全然不睬,只推自来不入公门。
你道因甚如此?
那卢楠才高天下,眼底无人,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蓰,等富贵犹浮云。
就是王侯卿相不曾来拜访,要请去相见,他也断然不肯先施,怎肯轻易去见个县官?
真个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绝品的高人。
这卢楠已是个清奇古怪的主儿,撞着知县又是个耐烦琐碎的冤家。
请人请到四五次不来,也只索罢了,偏生只管去缠帐。
见卢楠决不肯来,却到情愿自去就教。
又恐卢楠他出,先差人将帖子订期。
差人领了言语,一直径到卢家,把帖子递与门公,说道:“本县老爷有紧要话,差我来传达你相公,相烦引进。”
门公不敢怠慢,即引到园上,来见家主。
差人随进园门,举目看时,只见水光绕绿,山色送青,竹木扶疏,交相掩映,林中禽鸟,声如鼓吹。
那差人从不曾见这般景致,今日到此,恍如登了洞天仙府,好生欢喜!想道:“怪道老爷要来游玩,原来有恁地好景!我也是有些缘分,方得至此观玩这番,也不枉为人一世。”
遂四下行走,恣意饱看。
湾湾曲曲,穿过几条花径,走过数处亭台,来到一个所在。
周围尽是梅花,一望如雪,霏霏馥馥,清香沁人肌骨。
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亭中悬一个扁额,大书“玉照亭”三字。
下边坐着三四个宾客,赏花饮酒,旁边五六个标致青衣,调丝品竹,按板而歌。
有高太史《梅花诗》为证: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渔郎无好韵,东风愁寂几回开!
门公同差人站在门外,候歌完了,先将帖子禀知,然后差人向前说道:“老爷令小人多多拜上相公,说既相公不屑到县,老爷当来拜访。
但恐相公他出,又不相值,先差小人来期个日子,好来请教。
二来闻府上园亭甚好,顺便就要游玩。”
大凡事当凑就不起,那卢楠见知县频请不去,恬不为怪,却又情愿来就教,未免转过念头,想:“他虽然贪鄙,终是个父母官儿,肯屈己敬贤,亦是可取。
若又峻拒不许,外人只道我心胸褊狭,不能容物了。”
又想道:“他是个俗吏,这文章定然不晓得的。
那诗律旨趣深奥,料必也没相干。
若论典籍,他又是个后生小子,徼幸在睡梦中偷得这进士到手,已是心满意足,谅来还未曾识面。
至于理学、禅宗,一发梦想所不到了。
除此之外,与他谈论,有甚意味,还是莫招揽罢。”
却又念其来意惓惓,如拒绝了,似觉不情。
正沉吟间,小童斟上酒来。
他触境情生,就想到酒上,道:“倘会饮酒,亦可免俗。”
问来人道:“你本官可会饮酒么?”
答道:“酒是老爷的性命,怎么不会饮?”
卢楠又问:“能饮得多少?”
答道:“但见拿着酒杯,整夜吃去,不到酩酊不止,也不知有几多酒量。”
卢楠心中喜道:“原来这俗物却会饮酒,单取这节罢!”
随教童子取个帖儿,付与来人道:“你本官既要来游玩,趁此梅花盛时,就是明日罢!我这里整备酒盒相候。”
差人得了言语,原同门公一齐出来,回到县里,将帖子回覆了知县。
知县大喜。
正要明日到卢楠家去看梅花,不想晚上人来报新按院到任,连夜起身往府,不能如意,差人将个帖儿辞了。
知县到府,接着按院,伺行香过了,回到县时,往还数日,这梅花已是:
纷纷玉瓣堆香砌,片片琼英绕画栏。
汪知县因不曾赴梅花之约,心下怏怏,指望卢楠另来相邀。
谁知卢楠出自勉强,见他辞了,即撇过一边,那肯又来相请。
看看已到仲春时候,汪知县又想到卢楠园上去游春,差人先去致意。
那差人来到卢家园中,只见园林织锦,堤草铺茵,莺啼燕语,蝶乱蜂忙,景色十分艳丽。
须臾,转到桃蹊上,那花浑如万片丹霞,千重红锦,好不烂漫!有诗为证:
桃花开遍上林春,耀服繁华色艳农。
含笑动人心意切,几多消息五更风。
卢楠正与宾客在花下击鼓催花,豪歌狂饮,差人执帖子上前说知。
卢楠乘着酒兴对来人道:“你快回去与本官说,若有高兴,即刻就来,不必另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