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战火点燃(第 3/4 页)
主战派则认为,对方既然都打进国门了,无论开出什么条件让对方撤兵,都比不上实打实反击回去。
且既然是两国军兵合二为一,说明早有预谋,搞不好就会来个狮子大开口。
双方争得热火朝天,今上眉头却越蹙越紧。
雍曲班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两国之兵突然进军就是想抢占先机。
既然入了国朝,再想叫他们安安静静退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主和派的声音听一听就行了。
可如果直接调兵过去,是从叶维阳手里调,还是路峰手里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新鲜问题,早在得知两国隐匿十五万军队于雍曲班扎之外时,今上就在考虑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想出来两全之策。
如果只是吐蕃、南诏和国朝三角关系,谁出兵都没问题。
但现实还有一个番波斯在一旁眈眈伺机。
叶维阳调兵,番波斯若浑水摸鱼也咬上来就麻烦了。
换路峰调兵,昆州藩王不能让人放心。
对今上来说,皇权至上,是第一顺位重要。
在抵抗外族入侵时,先要保证皇位稳固,再谈其他。
想法是这个想法,却不能直说。
上位者与朝臣的区别就在于,国家可以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臣子愿意,总能卷土重来。
但天子就不同了,天下是天子的家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实难翻盘。
所以,对于今上来说,战乱是一时的,皇位才是永恒的。
朝臣的注意力绝大多数仍是如何解决十万敌军,到今上眼里,十万敌军是一角,辽阔疆域更是核心利益所在。
如果要他掂量掂量哪边重要,今上一定会选面积更大、重量更沉的一面。
朝中还是有许多人隐隐猜出今上踌躇原因。
苏牧野抽空回家跟苏国公府言明他的想法。
苏国公背着手在书房来回踱步,愁思满满。
听说儿子回来就找自己,心里咯噔一下。
如今一切向着好的方面发展,苏牧野纵然屡屡挑战权威,不停蹦跶,但为人处事愈加从容,尤其在寒门臣子中很吃得开,苏国公才觉放心一些,就遇上战火硝烟。
他望着表面乖巧微笑的儿子,眼神微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