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用银子开道(第 2/4 页)
……
进宫前,苏牧野吩咐卷碧两件事:“一是给他迅速整理出来几身日常惯穿衣袍,放好其他日用之物,包成包裹;二是从明日起,她要去绿杨风晚近身服侍蒋小姐,直到他回来。
卷碧沉静而立,点头应下。
她忽一歪头,引苏牧野发现一只嗷嗷乱叫的小奶狗。
苏牧野按了按额头,吩咐把狗送去给苏牧妤养。
写完几封信,叫墨盏速速传出,苏牧野沐浴束发,着朝服、蹬朝靴,最后在腰间系上天水青色方胜形香囊。
他低头摸了一下发白的绣线,漠然伫立一刻,淡淡叹了口气。
衣袂迎风绽开,典雅如兰。
……
吐蕃和南诏大军过境的消息如风卷草叶,急速刮过国朝,城里城外、乡间地头,大家都在为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担心着。
战争代表着疮痍、代表着累累白骨,意味着又要征兵了,家家户户都要送走父亲、丈夫、弟弟、儿子,然后开始遥遥无期、日复一日的等待。
没有噩耗就是最好的家信。
死亡、失踪、被俘,是所有后方百姓最不愿听到的三个词语,可在战争时代,却又那么频繁、鲜活的旋转,留下永远不可磨灭道道伤痕。
小孩子们对战争没有多少恐惧,他们出生在和平年代,以为日子本来就是风平浪静、安逸舒适如流水淙淙。
老人们、年长者们个个忧心忡忡,十几年前那一段断壁残垣、尸首连坡的场景似乎还在眼前,这才多久,又要开始打仗了啊。
已经年老卸甲归田的战士们,呆呆地看向西方,想着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战火岁月,回忆曾经并肩作战过的战友们,还有那些倒下就没有再站起来的无名英雄们……
同样听闻十万大军过境的还有伊州城内的叶凤泠。
那一日,她打开大门,准备和孔二哥趁乱跑路,怎料正遇上要敲门搜查的官兵。
叶凤泠反应很快,腿脚麻利地回头叫孔二哥快给官爷们倒茶,同时给清贫夫妇递了个眼色。
官差奉命搜查通敌奸细,正是最心烦时,见叶凤泠口上吊儿郎当,手下递过来银子,嘴里小声求官差别吓到家里哥哥嫂嫂,眼睛一亮,终于赶上一个“懂事儿”的了!
伊州刺史是从京都城调来的,明晃晃朝里有后台的样子,就职伊州城后,不遗余力搜刮民脂民膏、贪污朝廷分拨下来各种款项,同时黑白通吃,跟城外强盗土匪勾勾搭搭。
如此不思进取的结果,就是伊州刺史手下府兵七扭八歪、懒散度日,早不记得枪怎么拿、刀怎么甩了。
从官差到府兵,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俸禄清如水,不多捞点钱真的要喝西北风啦。
伊州城为何入夜街上只有鬼魂跑,就是源于此,百姓们生怕被官差府兵盯上,找茬讹钱,早早关紧家门,躲避酷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