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个单章:制度与风气(第 4/4 页)

    这就是风气,风气,风气!

    我为什么总在书里强调,因为直到现在还有人拿其他朝代来套晚唐,可笑不可笑?写了400万字了,都像第一次看书一样,前面的都失忆了。

    难道你只关注主角占了多少地盘?其他全都自动略过?

    主角不占地盘,战线没有进展,那就是水,水得丧心病狂。

    主角占了地盘,有进展了,才叫不水。老实说,写战争场面,我写得很快。相反,写有些人认为水的章节,才真耗费我的时间。

    最后说下主角怎么操作。

    其实不得不提一下朱温这个人。

    在他晚年猜忌杀功臣前,他的部队是很少有人叛变的。杀功臣后,叛的也是将领,而且是地方部队,他的禁军依旧稳如泰山,士兵作乱极少,甚至接近没有。

    这是极其不容易的。

    朱温开创了后梁,建立了制度,并且慢慢完善。但话又说回来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制度比朱温还完善,为啥人家那么多人造反?

    答案我以前讲过,威望。

    朱温的部队不是继承来的,是他白手起家拉起来的,和主角一样,威望较高。

    而朱温治理地方也不错,税率是整个五代王朝最低的,还给百姓租牛,让中原缓了过来。

    威望,威望,威望,重要的说三遍。

    即便拿北宋的军事制度,套到唐末、五代前期,那也是约束不住这帮武夫们的。

    制度是要人来执行的,社会风气会影响人,社会共识也会影响人。

    制度有作用,但绝对不能认为有了制度就安枕无忧,那大错特错。现代社会都有你法我笑的事情,在人执行制度的时代,社会风气和共识的影响是巨大的。

    明代的社会风气如何,大家都知道。 明朝制度恰恰不允许文官如此欺负武人,但在社会风气的加成下,文官就是做到了。制度有用吗?被玩成啥了。

    主角为什么要在士兵中增加威望?

    恰恰就是他知道光靠制度约束不住这些武夫,必须个人威望与制度相结合,才有可能产生效果。

    朱温其实很厉害。他也是威望与制度相结合,到死禁军都没乱,甚至他儿子时,禁军也还算听话。

    后梁比起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出众的,说白了还是和朱温白手起家有关。而且当时风气还相对纯洁,没有经历后唐末年刷新下限的事情,武夫们还没有“将益骄”、“士益堕”。

    我以前写过一个对比汴梁禁军和神策军的单章,时间曲线几乎完美吻合。

    朱温一手创立的汴梁禁军,在后梁至北宋六个朝代的“传家宝”式传递中,战斗力愈发下降,士气愈发下降,风气愈发败坏。

    到北宋开国时,存在六十多年了,敢拼命的少了,亲党胶固的老油子、混子多了,战斗力不行了,同时武夫们的心气也不行了。

    与之对应的,是整个北方社会经济的崩溃,人口锐减,全社会风气、共识的转变。

    到了这个时候,赵大才能顺理成章地将这头已经体力大衰、失血过多的武夫怪兽关起来。

    你让他到后唐、后晋时这么做试试看?

    算了,不写了。

    写这么多,还是有人会拿其他朝代来套唐末,拿什么什么朝代的制度来说事,而不考虑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就这样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折尽春风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沉溺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世子妃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重生之民国元帅 明末:帝国崛起 办公室潜规则 斗罗之墨竹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