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五章 学子(第 4/4 页)

    但大夏的功名,现在也渐渐抢手起来了吗?

    「不来洛阳能去哪里?」李生诧异地说道:「南郊祭天禅让的新朝,开国气象也很不错。咱们节帅也是大夏臣子,如何不来?」

    李谟听了心中舒爽。

    他知道,大夏开国的程序一点毛病都没有。圣人先得授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再授诸道兵马元帅,然后三辞三让,最后南郊祭天,登基称帝,挑不出任何问题,连摄政的唐淑献皇后都称赞今上是中兴功臣。

    前朝之君都这么说了,场面当真是做足了,非常体面。

    出于这个原因,新朝的正统形象十分鲜明,或许这便是福建学子大批入京考学的主要原因吧?若是个草台班子,令天下人轻视,却不一定有这么多人来了,至少短期内不会,他们得观望观望,看看这个草台班子会不会很快完蛋。

    「进士没那么好考。」李谟说道:「我诗才不行,果断放弃了。总算在数学一道上还有点天赋,取巧考了个营建士。张君若觉得进士难考,明经也是不错的。」

    「考了明经,却不易得官。」张生苦笑道。

    前唐之时,外镇学子入京,基本都是奔着进士去的。明经之类的杂科,说实话含金量不高,在长安很难得官,回乡后也很难,没法竞争得过地方豪强出身的文人。

    藩镇,其实是一个高度地方化的军政集团。地方豪强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编织了密集的关系网。除非你用进士身份来以力破巧,不然没机会的。

    而且,最好还是本地出身的进士。不然的话,即便得到贵人赏识,聘用你做了节度掌书记、幕府判官之类的实权官员,也会人走茶凉。

    安史之乱后,很多名士展转于多个藩镇之间,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不是他们不想在一个地方长久做下去,实在是很难竞争得过地方豪强文人。恩主死了,或者调走了,他们往往就失业了,现实就这么残酷。

    「其实,有些地方,明经还是可以做官的,机会很大。」

    李谟突然说道。

    「哪里?」张生眼睛一亮,问道。

    「安东府。」李谟说道:「我过了元宵节便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了。张君不妨考虑考虑,那边实在缺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之民国元帅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清要完 红警军团在废土 嬉游花丛 斗罗之墨竹剑 明末:帝国崛起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