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二章 框架(第 4/4 页)

    “如何个扩大法?”宋乐问道。

    “以往政事堂成员仅限于中书、门下二省,偶有六部尚书,但不多,翰林院更少。”邵树德说道:“我看秘书省、翰林院乃至宗室都可以派人嘛。”

    “秘书监、翰林学士不通政务,如何能参知政事?”宋乐皱眉道。

    “秘书省、翰林院的官员可去地方履职,这不就懂政务了么?”邵树德反问道。

    宋乐无言以对。

    秘书省、翰林院都是亲近皇帝的机构。皇帝这是要培养私人,往政事堂塞自己人。

    如果政事堂人多了,争执不下,还会诉诸皇帝裁决。

    不过已经不错了。

    开国皇帝,他能让步,已经很有良心。不过,或许还有别的原因?想要拉拢文人?改变社会风气?

    “政事堂以多少人为宜?”宋乐问道。

    “暂定为七人吧。”邵树德说道:“门下侍郎两人、中书侍郎两人,另外三人,我来定。争执不下时,可表决,以人数多寡决定。”

    这个举手表决制,以前是没有的,这也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另外,皇帝其实还有否决权。即某项政策,宰相们自己做决策,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皇帝还可以否决。

    这个权力,其实相当不得了。有些时候,皇帝会拿它来与宰相们做交易。

    “内侍不得入政事堂,六部尚书的品级,重新斟酌一下。”宋乐补充了一句。

    邵树德笑了,这是被宦官给搞怕了么?也担心自己直管六部,兼领宰相?

    “可。”他说道:“但宰相不得兼任枢密使,文官亦不得出任枢密使。”

    “九寺与六部之间的权力分割,还得弄清楚。”宋乐又道。

    “宋师何必这么急呢……”邵树德打了个哈哈,道:“框架弄清楚了,其他的都好办。”

    宋乐一想也是。

    制度基本就这样了,二省六部,皇帝与士人分享权力,共治天下。但枢密院仍然由武夫把持着,这些武夫们的背后,其实就是皇帝本人。

    这样也可以了。

    只要武夫们不要乱插手民政,文官已经烧高香了。至于兵事——反过来抢占武夫们的权力地盘?只要别以武御文就行了,以文御武,真不敢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沉溺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警军团在废土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清要完 明末:帝国崛起 斗罗之墨竹剑 世子妃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