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四章 布告中外之五(第 3/4 页)

    任圜缓步过去,拿起一块,轻轻嗅了嗅,道:“和拔汗那带回来的那批不一样啊。”

    工头曹三郎躬身说道:“长史勿怪,通海州找不到那些香叶、精油,只能代之以本地花木。另者,这批香皂所用之油是猪膏,并非齐墩果所榨之油。”

    “原来如此。”任圜点了点头,随后又将曹三郎扶起,道:“无需如此。既已制成,你便是官人了。”

    “谢长史,谢殿下厚恩。”曹三郎喜极而泣,激动不已。

    阿力听得半懂不懂,但他知道,贵人们一定给下了了不得的赏赐,所以工头才这般激动。

    唉!其实制成香皂的主要功劳在他,但他是拔汗那人,注定没这个机会了。能被赦免奴隶身份,再得一些赏赐,已经了不得了——其实这样也好。

    “先别急着激动。”任圜大笑道:“赏赐可不止这么点。”

    “请长史吩咐。”曹三郎低下头,恭敬说道。

    “通海州已有经学堂一间,殿下欲效彷中原,建工学、医学。你若有暇,可去授课,无需讲如何制香皂。唔,你原本是采药配药的吧,这两间学堂都可以授课,殿下定有厚赏。”任圜说道。

    其实,诸科杂学唐代就有。

    县一级,有经学。

    州一级,则有经学、算学、医学。

    大夏新朝雅政,县一级有经学、数学、医学、农学。州一级,又多了个工学——其实主要教冶铁。

    在国子监一级,又多了营建等杂科。

    说实话,诸科杂学在唐代就招不满学生,考学得中的前程也一般,最多当个八九品小官,甚至一辈子当不了官。

    国朝因为圣人的重视,杂学地位大大提升,但囿于传统的力量,仍然举步维艰。

    数学人才的主要去向是各府州的坊市,给博览会期间集中交易的商人们盘账。

    少数数学人才兼修营建,那么可为营建士,虽然很赚钱,但地位不高。

    工学、医学就不说了,专业性太强,至今没人做到大官。

    诸科杂学之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少府监王雍,但也仅此一例。

    不过也别说没改变。

    比起唐代,国朝绿袍小官(六至九品)中,出身杂学的人数大增,比前唐年间多了好几倍,大部分是农学生,这是积极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杂学出身的官员,其实并没有功名在身,基本都是实干出身,整体水平未必多高。

    有这个改变打底,下一步的改革就水到渠成了——打破习惯很重要,如果一时打不破,那就温水煮青蛙,让人慢慢接受事实,减少阻力。

    圣人的改革,主要定在科举上。

    早在建极十三年那次科考,就已经第一次按道分取进士科名额。

    同光元年,第一次参加大夏科考的云南,给了两个进士名额,分别被段氏、高氏子弟考中。

    同光四年(919)的科考,改革继续。

    按道固定名额的学科扩大到两个:云南道将有两个进士名额、一个农学名额。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重大的改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江湖三女侠 三国军神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宋穿越指南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回唐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