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 3/4 页)

    村正有些吃惊,问道:“敢问官人,这些薪柴足烧两月之久,还不够?”

    “蒙州的冬天,可不止两个月。”张全义语重心长地说道:“别拿河北那套来套辽东,不一样的。你家人呢?”

    “出外割草了。乡里说抓了一些靺鞨人养的猪,过几日送来,我便让他们出外割些猪草。”村正回道。

    他们这些新移民,当然是有口粮分发下来的。但初来乍到,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个什么光景。人吃粮食都省得很,往往混着野菜一起吃,遑论猪吃?

    “猪草是要多准备一些。不过,薪柴更为紧要。”张全义说道:“十月或还能熬一熬,但十一月开始,一直到明年三月,都是冬天。不取暖很难熬的,多准备一些吧。”

    其实,也有人不怕冷,黑水靺鞨就是了。

    他们分穴居和不穴居两种。

    不穴居的用树枝为骨架,桦树皮或兽皮盖在外面遮风挡雨。可想而知,这样的房屋定然四处漏风,冬日有多寒冷。

    穴居的也暖和不到哪去,甚至连点火取暖都不方便,更惨。

    但人家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候,你能怎么着?

    人类的适应力固然是无穷的。火地岛的野人,甚至大冬天还光着身子,但他们这种抗寒能力,不是刚移民过来的汉人能比的。

    契丹人能在正月出兵打仗,比如历史上他们就在正月攻破了渤海上京,一点不怕冷,但你行吗?

    既然不行,那还是老老实实多准备点薪柴,烧火坑猫冬吧。

    高句丽人、渤海人就是这么干的,并以此为凭,熬过了严酷的冬天,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粮食,不断发展壮大,将抗寒能力顶级的黑水靺鞨给赶到了黑龙江两岸,苟延残喘。

    文明人,就要善于利用工具,用自己的优势来击败野蛮人。

    “官人既如此说,我照办便是了。”村正答道。

    “你是百姓,还是部曲?”张全义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百姓。”

    “百姓”、“部曲”是两个概念。

    前唐之时,太宗伐高句丽,抓获了一大批人,本应赏给府兵为奴婢的,但太宗怜悯他们,自己出钱赎买,将他们安置到幽州,“赦为百姓”。

    百姓是良民,部曲是奴婢,两回事——当然,真要较真的话,大夏的府兵部曲也是可以考学、做官的,因为他们在法律意义上是“百姓”。

    “附近可有部曲?”张全义问道。

    “邻村有,都是镇州人,听闻还有两户成德衙兵。”

    “他们可有反意?”

    “修了几年宫城,再大的雄心壮志都磨灭了。”村正苦笑一声,道:“再说了,这鬼地方反了做甚?朝廷派兵来镇压,你能逃哪去?难不成给靺鞨人当狗?不嫌寒碜么?靺鞨人能给你什么?”

    张全义笑了笑。

    他最担心的就是新来的移民造反,因为他们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今年来的几千户是修宫城的役徒,究其根本,其实是河北降兵及其家人。

    明年还会来一些蜀人,同样是作乱军士及其家人。

    甚至还会有牂柯蛮过来。

    张全义甚至可以想象,南人有多么难以适应辽东的寒冷天气。满腹怨气之下,会不会就此造反?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想到此处,他就很忧心。好不容易当上一道转运使,可别因为此起彼伏的造反影响了仕途——辽东大面积造反,首当其冲的固然是巡抚使和都指挥使,但其他官员也会受到牵连,吏部对他们是整体性的低评价,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折尽春风 红楼琏二爷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沉香雪 小老板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扼元 骗了康熙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的亮剑生涯 明末:帝国崛起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回到明朝当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