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 3/4 页)
随驾宫人、小黄门已经忙活得差不多了,将简单的饭食端上来。
“只有蒸饼了。”邵树德笑道。
“出征以来,吃的多是稻饭,早就想吃蒸饼了。”赵光逢笑道。
众人也凑趣笑了几声。
院内铺了毡毯,众人盘腿坐下。
邵树德招了招手,一直在后院赏花的月理朵母女坐了过来。
邵树德又接过宫人抬来的罐子,亲手揭开封泥,舀出一勺兔肉酱,均匀地抹在刚出笼的蒸饼之上,递给身侧二女。
兔肉酱是渤海地方特色。
取兔子嵴椎、颈椎两侧的肉,细细剜取,然后剁碎。每一斗兔肉,用黄衣末五升、干盐五升、汉椒五合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酒,再仔细和匀,放入罐中,泥封密闭,等五个月,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从高句丽时代开始,东北地区的居民就很喜欢制酱,黄豆酱是普罗大众的食物,兔肉酱是有钱人的食物。
至于说为什么用兔肉做酱。可能是东北的兔子实在太多了吧,多到泛滥的程度。也不知道食肉动物们怎么工作的,太不尽职了。
月理朵将要临盆,情绪不是很高,吃了两口就放下了。
耶律质古吃得倒很香,但脸色也不是很好。数日前,她新嫩紧致的身体流了很多血,一直到昨天才缓过来。
不过到底年轻,身体底子好,眼见着已无大碍了。
陈诚、赵光逢等人也取出兔肉酱抹在蒸饼上,小口吃着。
兔肉酱都是缴获的,在敖东城那会就吃上了。
老实说,味道有点咸,不符合他们这些高官的口味。但普通士兵吃得还是很开心的,或许他们要行军,要干活,要操练,要打仗,身体消耗大,对这类重口味的食物更青睐。
“朕让你们吃这些,不仅仅是为了尝鲜。正所谓因俗而治,今已克上京,渤海灭亡,接下来如何治理,你们可有章法?”邵树德问道。
“陛下,首要之务还是招抚各府州。”陈诚说道:“但臣料这些地方还要反复。或有人不降,需讨平。或有人降而复叛,亦需讨平。此非一朝一夕之功,或要迁延时日。”
邵树德沉默了一下,问道:“报捷使者可已南下?”
“已经南下。北平府亦会派出信使,至天下各州露布飞捷。”陈诚答道。
“再派一部军士回返,携带缴获之财货、牲畜。”邵树德说道:“渤海降众,也带一批回去,让百姓们都看看。”
“遵旨。”陈诚应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