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三章 吃鱼(第 3/4 页)

    事实上邵树德也弄不清楚渔汛到底在几月份。他曾记得后世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的渤海、黄海渔汛,与二十一世纪的渔汛时间上是不一样的,有时相差几个月,不知道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渤海、黄海的渔汛,肯定不止平海军探查到的这两次。甚至他都怀疑他们报上来的渔汛是不是准确。或许只是偶尔遇到了一次少见的鱼群洄游,就将其误认为渔汛呢?还是得长期观察,长期积累。

    黄、渤海的长期「荒废」,造就了渔业资源的极大丰富,中国近海的渔场,虽然不如千岛群岛(北海道)、秘鲁、纽芬兰这三大资源丰富,但近海也是分布着几个不大不小的渔场的,比如一度号称世界第四大渔场的舟山渔场。

    「可惜了。」范河叹道:「若能全年供应,洛阳儿郎们买不起还是咋地。」

    你还别说,军士们兜里的钱不少,如果有大量海鱼供应,哪怕不是鲜鱼,而是风干的咸鱼,还是会有人愿意尝鲜的。

    邵树德大笑,道:「十月那次渔汛,如果是真的,或可供给洛阳。」

    他突然想到个主意。

    前唐圣人将自己的生日设为国家性节日,他还没这么干过。

    他的生日在腊月,如果将其定为一个节日,并且在这一天推广吃海鱼,会不会刺激海洋渔业的发展呢?

    中世纪的欧洲人为什么那么疯狂地去海里捕捞鳕鱼?这其实是有宗教原因的。

    天主教笼罩全欧洲,斋戒日不能吃肉,但可以吃鱼,于是刺激了鳕鱼捕捞业的经久不衰,当时欧洲人吃的鱼,六七成是鳕鱼。长时间下来,就变成了一种文化风俗。天主教那么多节日,什么圣诞日、圣母升天日之类,民众大量购买鳕鱼食用,哪怕是穷人也要竭尽所能凑钱买一些回去过节。

    中国这个地形,肯定不好与深入大洋的欧洲相比。但冬春季节运输、销售海鱼到内陆,如果是风干的腌制鱼,还是有很大可能的,无非是成本问题罢了--离海近的地方,运输成本低,离海越远,成本越高。

    但达官贵人们却是不在乎这个成本,只要他们愿意购买。如果东西向的一等国道修建完毕,洛阳到登州,用大马车

    运输,都不需要一个月,这就为海鱼内运提供了可能,虽然其价格可能会比较昂贵。

    想到这里,邵树德又决定带动一把风潮了,将「上有所好」发挥到极致。

    海鱼,一定要成为他生日的标志性节日食品。只要需求量上来了,就会刺激更多的人出海捕鱼,进而刺激造船、航海业的发展。

    即便失败了也没什么,反正也没付出什么成本,权当试一试了。

    「今日与诸将士分食海鱼。」邵树德用眼神示意了下,「大厨」李逸仙立刻端来了几盘煎好的鳕鱼。

    邵树德--端给赤水军的将校们,道:「辛苦一整年,朕也不能薄待朕的儿郎。坐下,坐下,都坐下。」

    邵树德笑呵呵地将一盘盘鱼亲手赐下,随口勉励几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之民国元帅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清要完 红警军团在废土 嬉游花丛 斗罗之墨竹剑 明末:帝国崛起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