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七章 游戏与赏(第 2/4 页)

    “戚姬以百炼金为彄环,照见指骨。上恶之,以赐侍儿鸣玉耀光等各四枚。”——戚姬是刘邦的妃子。

    藏彄之戏,传闻最早源自汉代。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时汉武帝展其手,得一带钩,后人因作藏钩之戏。

    藏钩之戏演变数百年,藏什么不重要,猜东西藏在谁手里的玩法却经久不衰。

    唐时盛行藏彄,宋时盛行藏阄,再然后——呃,这个游戏的热度好像就陡然下去了,不过此时还是很流行的。

    “钩运掌而潜流,手乘虚而密放”、“示微迹而可嫌,露疑似之情状”、“疑空拳之可取,手含珍而不摘”,通过这些诗赋,可一窥玩这个游戏时众人的热情。

    “官家……”见邵树德成功猜中了彄环的所在,众女尽皆哀叹。

    邵树德哈哈大笑,一个公主抱,将十六岁的少女整个抱入怀中,坐到了御座上,脸不红气不喘。

    何皇后担心地看着圣人和女儿,见他们坐了下来,这才松了口气。

    “休要叹气,都有赏赐。”邵树德笑道,说罢,拍了拍手。

    一熘小黄门走了进来,手中捧着大量布帛。

    余庐睹姑接过一匹毛布,用力捧在手中,惊道:“官家,上面有牡丹花?”

    “然也。”邵树德笑道:“国朝在毛纺这条路子上,是越走越远了。深入民间之后,便总有心灵手巧之辈,琢磨着做出更多的花样,以便卖上高价。这种有花纹的毛布,最早于去年出现于洛阳,售价贵了一倍不止,数日内被抢购一空。从此以后,不知道多少人在琢磨着如何织花。”

    其实邵树德说得没错。毛布出来也很多年了,在北地的根基日深。特别是在这气候慢慢变冷的当口,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且因为其相对绢帛的廉价,市场扩张非常迅速,不光整个关西、旧河南道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纺织品,现在就连河北、河东、湖北等地的百姓也日渐接受这种保暖御寒之物——其实春秋两季也能穿,织薄一点就行了。

    而随着民间绵羊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羊毛产量迅速增加,毛布价格也在慢慢回落,变得越来越亲民。总有一天,毛布将变成风靡北地乃至江淮流域的大众商品。

    市场大了,自然就有人动脑筋,新花样的毛布定然会不断涌现。

    丝绸制品的演变摆在那里,羊毛也不会例外。

    而这个提花机,显然已经有资格得奖了。

    乾宁三年(896),第一届“夏王赏”得主是王雍,因其着了一本有关人、牲畜、草木血脉的理论书籍。获3600缗赏金,后升任河南尹。

    乾宁四年(897),第二届“夏王赏”被颁发给了邠州农妇崔氏,因其最先弄出了一套毛纺机器。

    机器固然简陋,效率也不是很高,但开创性母庸置疑,当地官府上报之后,邵树德下令颁奖。崔氏得钱3600缗、袭爵新平郡君,其丈夫被拔为里正,二子一入州军,一入县衙为胥吏。

    乾宁五年(898),第三届“夏王赏”被授予摩尼法师,因此着了一本名曰《几何》的国子监教材,得钱3600缗,另授中大夫散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折尽春风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晋末长剑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世子妃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1918远东战云 苟出一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