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个单章:制度与风气(第 2/4 页)

    老百姓聚集起来,痛骂他们,说你们为拥立新主力战,得赏是应该的,但弄得我们被拷打,出钱为赏,你们还这么洋洋自得,好意思吗?

    因为禁军士卒家属也在洛阳,痛骂他们的人里,多半有亲戚朋友。于是士兵们也认了,不敢再闹事,只发几句牢骚,说自己后悔了。

    但真没有后果吗?当然是有的。

    首先,禁军士气低落,不肯力战了,因为皇帝赖账。

    其次,支持李从珂的地方将领、军队也没得到赏赐,人人都有怨气。

    第三,朝堂人心涣散,文官也士气低落。

    第二年,石敬瑭造反,引契丹为援,恶果就显现了。

    简单来说,后唐潞王、闵帝的这场皇位之争,把五代军士风气拉到了一个新的下限。

    在此之前,没这么离谱。

    在此之后,人一旦突破了下限,开了这個头,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五代的风气,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一点一点堕落败坏下去的。

    那么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没有主动解决。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造反之事依然屡见不鲜。

    直到后周世宗郭荣年间,清理北方户口,发现只有1200万人了,民生凋敝,百业俱废,人心思定。经历了血的代价,才慢慢消失的。

    而在唐末、梁初北方是多少人呢?

    以河北为例。

    (一)成德镇。

    后梁乾化元年(911),成德节度使王镕遣子德明带37都士兵,从李存勖征讨,这就是3.7万人。而成德镇的总兵力,当不下五万。以中晚唐的兵民比例,成德镇有125万以上的人口,考虑到成德镇有大量的骑兵,实际上可能在140-150万之间。

    而天宝年间,成德所辖四州大约有180-190万人口。

    安史之乱后,河北确实有战争,但次数少,打的时间也短,整体破坏不大,人口恢复迅速。且黄巢、秦宗权也没波及河北,这个人口是靠谱的。

    研究中晚唐历史的学者,比较激进的甚至认为唐武宗会昌年间,全国总人口可能已接近恢复至天宝年间。

    成德镇在黄巢之乱后,人口所受损失主要是遭到李克用、朱温侵掠,还未伤筋动骨。

    (二)幽州镇。

    德宗时,卢龙节度使朱滔“兵五万、车千乘、骑二万、士私属万余、虏兵三千。”

    宪宗时,刘济讨王承宗,“军七万”。

    僖宗时,李可举围易州,出动的兵力是六万,李匡威打李克用,出动十万步骑。

    昭宗时,刘仁恭出动十万步骑。

    这些记载里,没有说军队的成色,一般研究而言,因为要抵御契丹、奚人,幽州的正规军当在七八万人之间——朝廷规定的军额是五万五千。

    以当时的兵民比例而言,幽州人口至少也有170-180万。而天宝年间户籍人口只有146万余,除了多年和平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外,还有就是本书提到的大量部落黑户了。

    再一个佐证。《太平寰宇记》记载的唐后期幽州8县96乡,比起开元年间是增多的。这就是低频率战争下大体和平时,发展一百多年后的结果。

    可以明确地说,幽州镇在黄巢之乱前后,其户口已经超过天宝极盛时期。接下来因为参与高强度的藩镇战争,加上契丹崛起,人口有所损失,但在后梁初年,幽州的人口比起天宝时期,少不到哪去。

    从成德、幽州二镇的情况来看,河北人口在黄巢之乱前后,即便没有鼎盛时的1100万,也差不到哪去。黄巢之乱后、后梁建立前,人口有所损失,但并没有伤筋动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折尽春风 红楼琏二爷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沉香雪 小老板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扼元 骗了康熙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的亮剑生涯 明末:帝国崛起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回到明朝当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