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简单谈谈弓箭、铁甲(第 2/4 页)

    府兵有很多特权,比如免税等等。

    如果名下土地足够,国家对外战争少的话,生活是极其富足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随着王朝人口增多,土地兼并,府兵名下的土地会越来越少。比如隋文帝晚年就发现,关中有些地方的府兵居然一丁只有十几亩地,这只够养活自己一家子,根本没有余力支持训练,于是开始向关东移民,腾出土地。

    但不管怎样,土地兼并是大趋势,唐高宗时期,府兵的土地就大为减少,完全达不到一丁140亩的标准,战斗力开始下降。再加上频繁远征,府兵开始加速破产,大量逃亡。

    到了玄宗朝,府兵已经名存实亡,朝廷开始转向募兵,天宝十节度也出现了。

    而明代的卫所兵,我查阅了资料,全国平均下来,一个卫所兵才拥有25-30亩地,而且这地还不是自己的,是国家的。

    也就是说,不是私有制。

    可以想见,这种制度发展個几十年,卫所兵会逐渐变成军官的奴仆、佃户。

    二三十亩地的产出,被军官克扣之后,糊口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参与高强度的训练了。卫所兵什么质量,历史告诉了我们,连少数倭寇都能干挺他们。

    所以,很多读者把府兵和卫所兵等同,这是不准确的。

    再回来谈弓箭的问题。

    有人说“临阵三矢”,一个兵一次只能发三次箭。

    但古书上说的临阵三矢是什么情况?它是指步兵面对骑兵正面冲阵,只来得及发三支箭,而不是说你只有力气射三支箭。

    事实上,即便是步弓,拉到最满,唐代武夫们在一场战斗中,力气大的可以射十几、二十支,力气小的在十支左右,但也差得不远。

    如果射一会休息一会,那还能射得更多。

    如果是力道较软、弓臂较短、射程近的骑弓,一个箭壶三十支箭射光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弓拉不拉满,所花费的力气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斗之中,大部分时候根本不会拉满弓射击。

    军制规定每个人带三十支箭,可不是无的放矢。

    知道唐代的武举考试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晋末长剑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之民国元帅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清要完 红警军团在废土 嬉游花丛 斗罗之墨竹剑 明末:帝国崛起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