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个单章,来龙去脉。(第 2/4 页)

    那么淮右义军中的朱元璋部吃了没有?

    《明本纪》

    “明日,陈兵果至,其来甚锐,直造城下。守者摇旗鼓噪,伏兵见之,缘山而出,循江而下,绝其归路,一战俘斩万余众,生擒三千人。常遇春不欲以闻,曰:“此皆劲敌也,既俘不杀,将贻后患。若以闻,上必不尽诛。”

    达不听,遂以闻。上谓使者曰:“急回军中喻诸将,彼先开隙,今初与战,三千精锐,未可尽废,宜释之,使为后用。”遇春初闻遣使赴京,密令军中以三千人皆杀食之,黎明,止存三百人。”

    这里记录的是常遇春部吃人。

    当然你可以说是孤证,我也不否认。但以当时的大环境,粮食筹措那么困难,吃人是难免的,朱元璋部不会特殊于淮右义军其他部分。

    (二)正规化时期

    朱元璋有了地盘了,粮食相对没那么紧缺了,自然不至于还像之前那样吃人。

    但这时候有其他严重的问题,就是军纪。

    义军是什么成色?裹挟民众,基本什么人都要。朱元璋部也有不少土匪、山贼之流,这些人习气很差的,而朱元璋早期要没什么钱,发军饷估计都够呛,那么怎么激励士气呢?

    其实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以财货、子女为诱惑,抢劫。历朝历代都有,义军当然也不能免俗。

    《明太祖实录》(注意,这是明朝的官方史书之一)

    初,诸将破城,暴横多杀人,城中人民夫妇不相保。上偶出见一小儿立门外,问曰:“尔何为?”儿曰:“候我父。”曰:“尔父安在?”曰:“在官养马。”问其母曰:“亦在官门下,与父不敢相顾,但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窃候之。”上为之恻然,即召诸将谓曰:“比诸军自滁来,多虏人妻女,使民夫妇离散,军无纪律,何以安众?凡军中所得妇女,当悉还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妇女于州治前,至则令妇女居内,男子列门外两旁。纵妇女相继出,令之曰:“果夫妇,相认而去,非夫妇,无妄识。”于是夫妇皆相携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悦。

    这里讲的是朱元璋的部队做了几件事:

    (1)破城后,“暴横多杀人”。

    (2)“人民夫妇不相保”,老婆被明军抢走。

    (3)这是经常做的事情,“自滁来,多虏人妻女,使民夫妇离散,军无纪律”。

    《明太祖实录》这段引用的是《明本纪》,原文是

    初,城中杀伐甚众,存者少。纵有存者,夫妇不相认。一日,暇,上马台前一小儿,但能言语,不知人情,上谓小儿曰:“汝父安在?”曰:“与官人喂马。汝母安在?”曰:“官人处,有与父娣妹相呼。”上知不可。明日,会诸人,喻曰:“兵自滁阳来,人皆只身,并无妻小。今城破,凡有所得妇人女子,惟无夫未嫁者许之,有夫妇人不许擅配。”期明日,阖城妇女男子尽行会衙门前。明日,依期而至。上令妇人入衙,以男子列门外街两傍,令妇人相继而出,下令曰:“果真夫妇,即便识从,非夫无妄为。”令既,妇女出,完聚者半之。

    两者的差别在哪里?

    《明太祖实录》里写的是,朱元璋下令将所有抢来的女人放走。

    《明本纪》写的是,朱元璋下令有丈夫的女人放走,没结婚的继续留在军营内。

    另外一件事。

    《明本纪》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折尽春风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晋末长剑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世子妃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 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1918远东战云 苟出一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