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九章 汉风唐韵(第 1/4 页)

    十二月初八,圣驾抵达焉耆府,因为寒风凛冽,连天大雪,便停下了。

    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

    是的,就是过年。

    蕃人受过些许的唐化,模湖知道点年节的概念。但他们不会主动去过,真正被带动起来,还是受本地统治阶级的影响。

    文化这个东西,包罗万象,内容太多了。

    衣食住行是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艺术信仰是文化,风俗传统也是文化。

    夏人与波斯人的文化差异,仅仅只是宗教不一样吗?那也太狭隘了。

    这玩意的占比甚至都不到百分之一。

    吃的食物不一样,住的房子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语言文字不一样,艺术审美不一样,节日风俗不一样,太多了……

    你如何改变人家和你不一样的地方呢?

    一般而言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见效最快,武力改变,不服就进行惩罚,直到服为止。

    第二种是和平的办法。用更高的文明维度,自然而然地诱发人家的变化,最终与你趋同。

    焉耆府的定海神针是那两千府兵。

    作为主家,作为统治阶级,在他们有意无意的带动下,部曲们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有了变化。

    这一日,雪刚刚停下。

    焉耆县大勇乡张村,一支长长的驱傩队伍敲击着细腰鼓,向村外走去。

    细腰鼓是本地工匠打制的。

    这就是同化的一个小细节。焉耆本地的胡人工匠以前未必会制作这种款式的细腰鼓,直到有了“客户订单”。

    做完之后,他会尝试了解这种细腰鼓的用途,久而久之,中原文化就被这位胡人工匠了解了。

    这是一切的基础,因为只有先了解,才有后面做出改变的可能。

    驱傩队伍的组成也非常复杂,基本是蕃汉混合,有人击鼓,有人举着金刚力士,还有人在一旁跳舞,总之非常热闹,也非常欢乐。

    通过这种共同参与的仪式性活动,大伙也不自觉地加深了联系。

    敲敲打打之中,队伍来到了大海(博斯腾湖)边。随着领头之人一声大喝,人们将代表病疫的纸人点燃,扔进了湖里。

    随后,湖边的大树上,又挂起了几个代表疾疫的面具,众人拿着弓箭,远远射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江湖三女侠 三国军神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宋穿越指南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回唐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