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六章 灌顶传功(第 1/2 页)

    这些日子,他观悟太上周天功,略有所得。当他意想体内有虚幻真气流过时,就会运过这功法路线。然而他自己的体悟,毕竟稍有偏差。

    此时张老道把真气注入他体内,便让他感应得十分清晰。真气在体内流动,轨迹,流速等等,俱都感应得万分清楚。李清玹只感应了几回,便察觉出自己意想出来的运行路线,与张老道的真气流动稍有偏差。他暗暗记下不同之处,下一回运行功法时,便会避过这些错误之处。

    “悟性倒是不差,这气感已经有了几分真意。”张老道心中有些宽慰。张老道自认命不久矣,意欲传下上真观的道统,然而他时日无多,他虽然有两个徒弟,但大弟子郑雍之年长李清玹四五岁,根骨也比不上李清玹,因此才传给了小徒弟道统。

    只是李清玹毕竟已是十八岁了,身子骨渐渐凝合,前途不大。张老道传他道法,实也并不指望李清玹能有何等成就,只是希望传下道统,让李清玹今后寻得个资质卓绝的弟子,使上真观得以传承下去,兴许在后辈之中,能有出头之人。

    然而他这个徒弟竟有了金丹改善体质,如今又有剑丸之法,前途已是不可限量,至少比他张老道的前路,更为前途光明。筑基练气初期,入门极难。怎能让李清玹在这一步耗费光阴?只有让他先一步迈入练气门槛,日后才能走得更远。

    李清玹闭目凝神,只觉张老道一世精修的先天元气在体内不断流转,早已过了十二个大周天。“你已稍有气感,为师以真气在你体内流转,让气感从虚化实。”

    张老道神色凝重,胸前渗出大量鲜血,浸湿了道袍,顺着衣角不住滴落,但他似如不觉,只对李清玹说道:“我用真气在你体内流转,每过一周,就会损伤根基。你尝试运转功法,看看能否截下我一缕真气,化为你自身所用。”真气境界,与练武的内劲修为相当。

    但内劲乃是从气血,从窍穴,发力技巧等等领悟出来,而真气,则是从无到有,从虚无中凭空意想出来。杯弓蛇影,那人因为看错了弓影,视作小蛇,因此自认为中了蛇毒。心神影响,体质渐弱,过多不久便死,那是因为心神影响身体。

    天地间的飞禽走兽,能够因环境而变化,也是长年累月才得变化。无论修出内劲,还是自身变化,都属于在原本躯体之上的改变。而真气则不同,它从无到有,凭空孕生。

    气感是自欺欺人一般的虚幻之感,然而真气才是真实的。要凭空孕生真气,少说也该数十年。张老道不惜自损修为,正是要让李清玹修成真气,省去这数十年的入门障碍。

    “只须截下一缕真气,就能如种子一样,茁壮成长?如此省去了凭空孕生的步骤,便能省去数十年苦功?”李清玹心中略微明悟,他细细感应,只觉体内原本略显虚幻的气感已经有了几分真意。若非有师父指点,他必定认为自己已然修成真气。

    虚假的毕竟是虚假,气感毕竟是气感,那仅仅是一种错觉,实则与寻常人没有任何不同。虽说气感是练气的第一步,跟武学的搬运气血相当。然而武学之人,即便只是门外汉,也能有几分胜过常人的武力,而能够搬运气血的人物,已然气力大增。

    李清玹羽已修成气感,好似只是一个寻常人,不过他原来的武学功夫依然还在,依然还是武功卓绝的江湖高手。“修道之人,须得大毅力才能修成真气,才有非凡本领,在此之前修成的气感,实则对自身也无用。”

    “长久修行无果之下,也会对修道产生质疑。”李清玹心中闪过不少念头。

    “宁心静气!”张老道一声低喝,如雷轰鸣,炸碎了无尽杂念。李清玹本就是个清净性子,去了原有杂念之后,屏息感应,心中已然没有其余念头,并无杂念新生。他心中空明灵静,细细感应,渐渐入了神。

    “老道我身怀真气一十二寸,溢满琼室,登临玉京山。若我耗尽这一十二寸真气,能在他体内留下一缕,便是值了。”一缕真气,可大可小,然而,即便那一缕真气只是如毛发细丝一样微小,可留下了真气,以此为李清玹修道根本,那便算是省去了数十年孕生真气的苦功。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彼岸之主 剑来 异香 仙逆 武圣! 剑啸灵霄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志怪书 玄鉴仙族 中州录 不朽凡人 谋局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天行健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真门派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