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鲸骑2_第四十一章 馄饨(第 2/4 页)
再看姚国师盯着馄饨左审右察,可见是在细细观赏那馄饨皮下隐约可见的丝丝豆腐。“李提督”对自己的这份刀功可是相当满意,现在不禁并手为刀,暗自得意地在空中偷偷划动了两下。
接着,姚国师又拿起汤勺,捞了一颗馄饨起来。金鱼般的馄饨游进国师爷口中,从这一刻起,老李那颗刚刚膨胀起来的内心,开始有些不安了。
姚国师的面上波澜不惊,没有露出那种预料中的满足神情。老李现在甚至觉得,姚国师每咀嚼一次都简直像是在折磨他。他斗胆问了起来:
“这个素馄饨是不是不太……小人并不是苏州人氏……”
“原本也不必苛求。”
姚国师这句话让老李如坠冰窟。他手足无措地摆弄着围裙,可姚国师还是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
“哦,不如你这便下去吧?”
厨工看了一眼船下低低铺开的海面,绝望地点点头,手脚并用地就往船舷上爬,一边爬还一边连声求饶:“我只求国师爷不要寻我妻儿的麻烦。”
姚国师端着汤碗直直看着他,精于煽动的嘴唇翕动数下,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倒是阿景拄着剑刚刚过来,见此情景,开口道:
“你什么毛病?国师是叫你退下,去后厨歇着。”
“哦哦!”老李恍然大悟,又连滚带爬地从船弦上下来,口中连声道“打扰了”,迅速地消失在甲板上。
阿景正想向国师汇报,刚要开口,却见在姚国师背对自己一动不动,好像陷入了什么回忆。
一时间,她似乎觉得那临风而立的并不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姚国师的确被这一碗馄饨勾起了脑海深处的记忆——那件事过去几十年了。
那件事过去几十年了。
那时姚国师还不是国师,他在苏州城外一家普通的寺庙出家,要过许久才能回城一趟。这位年轻的僧人会选择先去沧浪亭呆上一宿,再去会会城内诸般朋友,最后买些东西,在平江一带探望仅存的一位家人——他的亲生姐姐。
每次都是一成不变的路线,如此过了十几个春秋,却在某一年变得大不相同。
那天他仍然是一个人来到苏州地界,照例叫了一个相熟的馄饨摊,挑着担子便走向了沧浪亭。
这沧浪亭本是五代时的官家池馆。宋时庆历之后,有位罪臣苏舜钦谪居至此,见它荒芜不已,与城内精致的林泉馆舍情趣大异,显然是经历过好一番兴废。他顿生感怀,便拿四万贯钱财买下这馆子,自己在荒园之中修造出一个亭子,取了屈夫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典故,叫它做“沧浪亭”,以示自己隐逸之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