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敦煌千佛洞(月底求月票!)(第 3/4 页)
董书恒觉得没有什么地方天生就应该穷。
如果一个地方是因为自然环境,百姓受穷,那么复兴军是提供了大量的移民机会。
参加移民虽然不一定就能够变得富裕。
但是移民之后,至少不需要再受困于土地的限制。
但是很多地方官员都对这一制度执行不力。
这就涉及到他们的私心。
如果一个地方百姓大量流失,肯定是要影响到该地的发展。
就像后世很多地方的人口流失就造成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滞后。
经济滞后还会更进一步造成人口的流失,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
董书恒觉得这次的事情还跟现在官员考评的模式有关。
就像舒周阳一般,就是追求那些显性的成绩,而忽略了整体工作。
……
“总统,您的那篇关于懒政以及地方山头主义的调查报告我已经修改好了,您看一下。”魏玉祥拿着一个蓝色封皮的小册子走了进来。
这是董书恒这段时间在陕甘调研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他自己做了一个总结,让后交给魏玉祥拿去整理了一下。
官员中懒政和腐败一样都会给复兴军的统治带来巨大的伤害。
甚至懒政的危害可能还要更大一些。就像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样,本身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会产生很多致命的并发症。
懒政还有很强的隐蔽性,不像贪污受贿这般有迹可循。
如果不是因为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了问题,一般是很难被发现。
这次董书恒之所以对老臣刘国英网开一面。最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行为还没有产生多大的危害,仅仅是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假如不是董书恒自己处置,落入了李虎的手中,刘国英的下场将会更惨。
至于舒周阳,此人搞经济还是很有一套的。
至少这两年长安作为西北地区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地位算是确立了起来。
只是此人缺乏大局观。董书恒让他去偏远之地历练一下,也是不想放弃他。
此人以后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继续向西,董书恒进入了河西走廊,此处亦是陕甘行省管辖。
长安以及周边地区直辖之后。
剩下的陕西州县就与甘肃合并为陕甘。
这里相较于东边要更加的荒凉。
除了靠近铁路的一些城市逐渐繁华之外。其他的地方并无太大的改善。
这些个地方早就已经过度开发,土地沙化严重。
必须要尽快将此处人口迁出。
董书恒在心中暗暗计划道。
董书恒这次换掉了刘国英,新上任的总长上来之后第一件事情肯定是处理移民的事儿。
刚好今年董书恒准备在的加华暴兵,需要大量的人口。
两件事情就这样衔接到一起去了。
在这个时候处理此事,董书恒未必没有增加移民的私心。
从敦煌下车之后,董书恒骑马带着护卫向着西南方向的敦煌疾驰而去。
这次他不是去考察民生,而是去看一处地方。
他的目的地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
鸣沙山挡住了风沙在山谷中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
在这些绿树的掩映下,两座巨大的佛像赫然映入眼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