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 3/4 页)
想对于化学橡胶,董书恒更希望能够推动天然橡胶产业。
他现在觉得自己权力越大,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也许他能够影像到全球的发展,让其进入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模式呢。
所以他一直在推动橡胶产业,还有其他类型的树脂产业。也许以后都不用再发明塑料这种东西了。就是发明了,民众的生活也不必对其那么依赖。
之所以将这些殷地安人安排在阿克里地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人难以忍受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
另外这里与布西人西部接壤。
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所以董书同希望用这个地方作为与布西人的缓冲区。
这个地方除了水上交通之外,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开发的程度较低。在广大的区域内生活的也大都是一些殷地安人。
正好可以通过武装这些迁移过来的部族,慢慢征服那些散落在雨林中的部族。
当然了,这些都是比较长远的规划了。
董峰的到来,让东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董书同开始部署自己的工商业发展。
一场大规模的竞拍活动在东华最大的港口城市力马举行。
董书同将自己手中掌握的矿山、土地、房屋等资产,全部罗列了出来。
除了那些由王国掌空的产业之外,剩下的都可以拿出来卖。
不过买家大都是从国内来的商人。欧罗巴人只有一些来自普鲁士的商人参加了竞拍。
这几年普鲁士人在南阿米利亚的活动比较活跃,他们主要从这里进口硝石矿。
普鲁士刚刚打了一场大仗,硝石的消耗很大。
另外,地少人多的普鲁士对鸟粪肥的需求也比较大。
“执政,那些鸟粪肥矿场全都卖出去啊。咱们自己要不要留一些。”以前文官问道。
“不用了,鸟粪肥的开采只能采用人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口,我们做不来。”董书同说道。
东华是一个王国,所以董书同并没有像弟弟那样整出那么多的大型国属企业。
而且,他现在也做不到这样,主要就是手中没人。
现在东华王国的主要的人力都放在打仗上。
放眼望去,周围全都是敌人。
他只能够将这些矿场全部承包出去。
那些承包商想要开采自然会去想办法自己招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