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四章 水下杀手(第 3/4 页)
这里是董书恒的主要目的地。
董书恒这次过来看的就是复兴军的潜水艇研发基地。
是的,就是潜水艇,这个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早就已经有人尝试过来。
达芬奇当年就提出过潜水艇的概念。
1620~1624年间,科尼利斯·德雷贝尔研制了一款木制潜水艇。
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会下潜,可潜入水下3~5米的深度。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戴维·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由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
它可以在水下停留半个小时左右。这艘潜艇第一次执行攻击任务是在1776年。
“海龟”号潜艇形似鹅蛋,尖头朝下,艇内仅能容纳一人,艇底设有水柜和水泵,另装有手摇螺旋桨,艇外还挂有炸药桶,可以偷偷潜入敌人军舰下方对敌人的军舰进行爆破。
但是董书恒做的潜艇可不是这中过家家的玩意儿。
他现在已经掌握了鱼雷的技术,虽然还是最原始的触碰式鱼雷,但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鱼雷与潜艇才是绝配,他们组合在一起才是水下的暗夜杀手。董书恒要造一艘可以携带鱼雷的真正潜艇。
造船厂的这处研究基地位于江边的一处山谷。
除了江滩上的一块平地,一面对着大江,其他三面被高山环绕。
青山掩映着绿水,抛开研究所这样的神秘面纱,这里绝对算是一处风景绝美的地方。
与其他的实验室一般,这里的保密工作也做的非常的严实。
山顶上都有隐蔽的哨所,基地与外面联系也不通过山路,而是通过这处江湾与大江之间联通的水道。
此时同书恒正站在一个长十几米的铁家伙的边上。
这个黑乎乎的铁家伙现在搁在船台上,从外表上看有些类似于江河级护卫舰流线型的船型身躯。
董书恒也曾跟科研人员提出过制造水滴型潜艇,但是奈何现在的技术根本就做不出来。
因为潜艇必须要有一个艇艏舵。不然没办法控制其机动状态下的平衡。
董书恒不知道后世的水滴型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他知道水滴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更小。
复兴军的鱼雷弹头就是水滴型。这种形状在水中的受阻情况,复兴军的实验室早就已经验证过了。
只是鱼雷是使陀螺仪保持平衡,而潜艇的块头太大,陀螺仪就不大适合了。
在水面航行的潜艇其本质是一艘密封良好的船,也遵循船舶的一些规律,它们会随海浪左右横摇,而复原力矩令其自动扶正。
“这是你们的零号艇吗?”董书恒指着这个黑乎乎的铁家伙问道。
虽然跟董书恒想象的不同,但是至少是董书恒熟悉的样子。
这个东西外表看起来就跟的后世德国人造的“u”型潜艇一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