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五章 要打仗了(第 3/4 页)
但是这里的人口有限,土地开发的效率很低。荒地随处可见。
只有一小部分的土地给开垦了出来。
一开始东华沿着埃内河和乌鲁班巴河很容易就能够圈到大片的土地。这里只有少量的白人庄园主。
东华公司大部分时候都是用赎买的方式将这些白人给支走,收回这些土地。
出了建立农场之外,东华还给手下的人分配土地。
那些正规军的士兵,包括印第安人都能够分到土地。他们构成了胡宁的自耕农。
另外在高原之上的草场,则分配给了印第安人放牧。
自从华人将驼绒的制作技术传过来之后,羊驼的价值越来越高了。
董书同准备的将羊驼当作今后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做。
就在前一段时间董书梅和刘清北率领的外交使团来到了秘鲁。
书梅专门偷偷溜到东华城与几年未见的大哥见面。
最后离开的时候书梅还留人在这里建了一个驼绒的工厂。
正好让东华城的妇人们找到了一个活计。
羊驼除了拖东西、提供肉食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功用。
刘清北因为身份的原因不能离开利马。
所以只能在那里与董书同会面。
两人交谈了很长的时间。
刘清北向董书同介绍了现在国际上的形式,介绍了复兴军现在的发展情况。
还传达了董书恒对秘鲁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
这次会面之后,东华的发展脚步突然加快了。
手下是东华公司开始在秘鲁,甚至是周边的拉美国国家扩张。
东华公司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劳动力,还有稳定的劳动力来源渠道,发展的非常迅速。
东华的农场开发也卓有成效。华人带来了现进的水稻种植技术,非常适合在东部平原地带种植。
这里的地处热带,水流丰富,是很好的水稻种植区。
农场中的农作物种植出来后,会卖到的西边的利马。
胡宁这里刚好的卡着连接东西的通道。
从这里到利马的交通更加方便。
利马的农产品市场几乎被胡宁地区所垄断。
但是这触碰到了东边那些庄园主的蛋糕。
农场粮食的丰收,也让东华的高层信心大增,这意味着他们收下能够养活跟更多的人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