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桃树湾牧场(第 3/4 页)
等到以后奶牛的保有量下去了,奶粉一定能够进入普通家庭。
现在对于生孩子比较多普通家庭,复兴军的政府会给他们补助奶粉。
现在这些牧场产的奶粉实际上大都是给政府收回去了。不过政府也会给牧场支付价款的。
虽然是国属的牧场,但是他们跟大多数的农场一样都是要自负盈亏的。
董书恒可不想让这些人真的以为自己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大锅饭。
“林场长,牛奶的产量怎么样?”董书恒问道。
“现在每天可以送过去二十桶牛奶。”林场长回答道。
他所说的桶是指那种装在牛车的上的大木桶,并非是挤奶用的小桶。
复兴军这边给拉牛奶的桶做了专门的标准。
每桶大约可以装牛奶350升。
“你们的奶牛种群还要继续扩大啊。我们的奶制品需求量还要增加,缺口大的很呢!”董书恒说道。
现在婴儿潮已经到来,董书恒很清楚,随着出生率的提升以及百姓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
以后各种奶制品以及奶粉的消耗量将越来越大。
现在草原上的牧民还没专门养奶牛的习惯以及技术。
大部分的牧民只是在牛马产仔的时候挤奶,产量并不高。
但是此时的欧洲已经有了养殖奶牛的技术了。
此时,复兴军的这些国属牧场中养殖奶牛的技术就是从沙俄人那里学来的。
不过董书恒相信,这个技术一定会越来越成熟的。
因为复兴军可能是现在最为重视农牧业技术研究的了。
董书恒甚至让人在昆明和长安分别建立了一座野生植物园,收集培育世界各地的野生粮食作物种子。
他知道这些东西以后会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无论什么时候,生存都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而食物就是生存的重要条件。
“是的,总统,我们现在牧场的小母牛都是像大姑娘一样供着,就是希望它
们能够早点成熟产奶。”场长回道。
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了“吭哧吭哧”的声音。
“呃,总统,怕是打草的拖拉机回来了。”场长解释道。
果然远处一辆手扶拖拉机的车厢上面堆着高高的草垛正在慢悠悠地从远处开来。
董书恒见怪不怪,这些拖拉机是第一批出产的手扶拖拉机,华夏东西南北各处的农场都分了一定量的配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