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五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第 2/4 页)
    他们乘坐火车到了张家口。这里是新京北方的门户,是新京连接草原的枢纽。
    原本这里的商业就很发达,这两年,随着火车道修了过来。
    南来北往的商货都要经过这里。这里的商业越加的发达。
    只是那爱华他们的实训基地并不在繁华的张家口城区。
    他们一到张家口就被转移到了一个几十公里的外的山谷。
    这个山谷呈现葫芦状,名字就叫葫芦谷。
    谷口狭小,谷中倒是非常的开阔平坦。离着谷口五公里外就有岗哨卡口。
    “军事禁区,闲人免入”的牌子更是随处可见。
    在山谷的最深处有一个铁甲战车的组装场。
    战车主要的设备组件都是由拖拉机场生产之后运来的。
    这里只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
    组装场的宽大车库中,一辆辆装甲战车正停靠在那里,他们都被刷上了军绿色的油漆。
    这些战车上凝聚了当前复兴军拖拉机研究的最新技术。
    体积更小,马力更大的柴油发动机,履带驱动装置。装甲使用了铁甲战舰上的铆接技术。
    复兴军的技术现在还不足以铸造一体化的战车装甲。
    这一款初代战车,上面的装甲是用铆钉给铆接到一起的。
    所以看起来并不是非常的美观,他的身体上就像是打上补丁一般。
    战车的上方照样是一个可以旋转的炮塔,上面是一门七十毫米的滑膛炮。
    火炮的技术,复兴军积累得差不多了。
    旋转炮塔的技术也在战舰上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
    炮塔的上方还安装了一挺机枪,这可不是老式的转管机枪。
    经过这两年的技术攻关,复兴军的兵工厂已经解决了火药燃气的再利用问题。
    利用火药燃烧的燃气通过导气管让枪支自动上膛复装,这是自动枪支的基本原理。
    只要掌握了这个原理就能够制造出机枪、自动步枪、自动手枪。
    当然机枪是最先出现的,自动步枪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这种装在铁甲战车上的机枪采用风冷设计。甚至都还没有对一线的陆军列装。
    那爱华坐进战车的第一感觉就是太拥挤了。
    跟骑马的感觉完全不同。骑马的时候,自己是坐在马上,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驾驶室。
    感觉自己可以在这天地间任意的驰骋。
    但是坐在狭窄逼仄的驾驶舱中,那爱华感觉自己与整个世界都隔绝了开来。
    这自然能够挡住敌人的子弹。但是也限制了那爱华的视线。
    那爱华知道他必须要适应这样的状况。
    他今后并不是要做战车的驾驶员,也不是要做战车的炮手,或者是机枪手。
    他们这些人今后都将是战车部队的指挥官。
    就像郭岩他们也都将是潜艇部队的指挥官一样。
    他们现在必须要熟悉每一个岗位。
    无论是战车还是潜艇都是技术兵种。
    作为一名技术兵种的指挥官,自己必须要对自己指挥下的各个岗位都了如指掌。
    作为从未来魂游回来的人,董书恒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
    所以一些新兵种的指挥官甚至在装备还没有研制出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培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