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八六章 远东的冬天(第 2/4 页)

    每隔几十公里就能够看到一个聚居区。它们有大有小,小的就是一个几十上百人的小农场,大一些的有几百人,再大一些的就是在原来屯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小镇。

    富饶的黑龙江将这些居住地连接了起来。滋养了两岸富饶的土地,供人们耕种。

    江中丰富了鱼类资源给两岸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便捷的水上交通让人们能够互通有无。卖出自己的产出,购买到必须的生活用品。

    在三江口地区正在开辟一个新的大型农场,这里是江水交汇形成的冲剂平原。

    土地肥的流油,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听了农业调查员的汇报,董书恒用一句话来形容那个地方——棒打狍子瓢舀鱼。

    这句话成了移民局向下面宣传的标语。多少百姓因为这句话带来的想象,举家搬到了那里。

    沿着乌苏里往南,淮海军建立了伯力、毕歆、尼满几座小城镇。这些都是以前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现在淮海军要对这里开展正式的统治,就必须要吸收融合这些当地的百姓。

    其中尼满在乌苏里江的最上游。这里距离海参崴已经很近。

    远东省正规划从这里修建一条道路连接海参崴。

    这样海参崴与黑龙江中游距离就拉近了很多。

    海参崴是一座不冻港,冬天的时候物资也运进来。

    通过陆路运输加上冰面上的雪橇,这些物资就可以在黑龙江封冻的情况下,运到黑龙江流域。

    当然这种运输方式比水运成本高,但是可以作为冬季的一种应急补充方式。

    在远东省,随着一批批移民的进驻。庙街的各种配套设施都建立了起来。

    学校、医院、邮局、银行、政府机关的建立,让庙街成了远东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中心。

    这里的生活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田常是林场的一名普通职工。他算是庙街的老居民了。因为他在庙街已经度过了一个冬天。

    还记得去年的秋天,被农场选派到庙街。

    那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庙街是一个什么地方。

    只知道那里是淮海军在最北面新开发的地方。

    作为淮海农场的一名职工,田常必须要服从农场的安排。

    自从田常带着三个孩子还有妻子被淮海军的农场收留之后,他们就开始吃淮海军的饭。

    吃人家的饭,帮人家办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哪里还容得自己挑地方?

    反正田常出去了,农场也会给自己的老婆小孩一口饭吃的。

    而且那次被选派出去的人会拿一年的双倍工资。

    财帛动人心。

    他在船上呆了有将近十天,对于从来没出过海的田常来说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

    不过庄家汉子吃得了这样的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