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又开始鼓吹威胁论(四更求票!!)(第 2/4 页)
很多人都不理解董书恒为什么有那么强的忧患意识。
现在淮海军进口的机械枪支大大减少。但是每年用于进口的钱没少。
董书恒坚持要把赚回来的银子再花掉。只有黄金被禁止流出,被他放在长江银行储备起来。
没人知道具体原因,只有胡光墉隐隐猜出一点端倪。他最近在认真钻研货币储备的知识。
那些来自美国北方的贸易商们只能够从中国进口商品拉回美国,却在中国拉不到什么订单。
麦莲的心中很清楚,这是淮海军在对他进行报复。美国的贸易商也知道这点,已经有议员在着手弹劾麦莲。
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要灰溜溜地滚回美国去。
但是身为一个西方人的尊严又不允许他向淮海军低头。
美国人的军舰之前就经常会在宁波港停靠,他们的陆战队也经常会到岸上活动。
但是淮海军接管宁波之后,拒绝了他们登岸。
在宁波,各国并无租界。淮海军完全按照自己的港口来管理,这里仅仅是一个开放的港口而已。
当淮海句占领宁波之后,最先接管的就是港口区。那里商铺仓库林立,需要重点保护。
在那里,淮海军甚至跟美国人产生了短暂的对峙。按道理美国人不能在宁波登陆,但是朝廷管理这里的时候根本不管这些事情。
久而久之就让这些外国人变得肆无忌惮。
最后美国人还是乖乖地登船走了。
他们已经在淮海军的手中吃过亏了,不会再那么容易给淮海军抓住把柄。
但是麦莲还是从这个事情中抓到了机会。
他迅速到上海求见了包令与布尔布隆,向他们通报了淮海军派兵接管浙江和福建的消息。
对于淮海军没有向他们通报就接管浙江、福建。两位公使确实有想法。
他们现在早就已经弄清楚了,董书恒只是满清底下的一个地方势力。
也知道董书恒这个势力似乎跟他们的朝廷的关系并不和睦。
但是介于与清廷之间并没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他们很重视董书恒这条线。
而且一直以来董书恒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尤其的是在对俄问题上,淮海军出力甚多。
“两位特使,你们发现没有,我们的通商口岸马上就要全部在淮海军的管制之下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