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尼布楚城(限免求票!)(第 2/4 页)
唯有牺牲才能够让这些辅兵们变得更加有血性。
辅兵们不用陆国义吩咐就捉住了旗中的贵族捆到了煮着羊肉的大锅边上。
……
前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各部各旗更加的分散。
陆国义要在他们联合起来之前,一扫而过,将他们各个击破。
……
尼布楚这个名字,在华夏人的的心中耳熟能详。
但是真正知道它在哪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时间已经进入八月,董书恒那里已经接到太行纵队第二团的胜利报告。
他回给二团的指示是:席卷锡林郭勒大草原,不给满清留下一根羊毛。
这些被席卷的蒙古人全部都要跟着二团北迁,充实华夏在黑龙江上游的力量。
这些人本就应该生活在那里,只是他们对南方的温暖气候太过贪恋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惰性,才让俄罗斯人强占了广袤的北国。
所以现在二团将带着他们回去,回到他们最初的家园。
让他们与淮海军一起从俄国人手中夺回他们原来的土地。
当陆国义在锡林郭勒大杀四方之时。
黑龙江军区的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原来的尼布楚。
现在这里是一座叫做涅尔琴斯克的俄国小城。
说是小城,实际上就是小镇。小镇的周围用原木做的围墙围了起来。
这里距离西边的俄国人重镇赤塔只有三百多公里。
这里的地质面貌非常的丰富,山地、丘陵、平原、和森林交错。受大湖的影响,尼布楚的夏季非常的凉爽。
历史上,这里是蒙古人的游猎之地,有文字加载,这里的一个小村子,五十个村民一天就捉了五千头野羊。
可见这里的资源非常的丰富,虽然偏远,但是原来生活在这里的的蒙古人并不艰苦。
俄罗斯人来了之后,这里的蒙古人就全部被驱逐了,只有少数的猎人还躲藏在森林的深处生活。
沙俄将这里作为一个流放地,大量的罪犯被送到了这里,渐渐形成了这个小镇。
他们在小镇的周围还开发了一些农田种植黑麦。
在赤塔之前尼布楚一直是俄国热在黑龙江上游的最重要的据点,只是随着赤塔的建立,尼布楚才逐渐没落,变成了一个小城镇。
城内的沙俄居民大概有四五千人,因为尼布楚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所以城内的人大部分都是世代生活在那里。
这次前出到这里的是第四师的第二团以及黑龙江水师的两艘炮艇。
二团的人自然没办法都挤在炮艇上,炮艇的后面还跟着一串的木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