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九章 董书恒的大局观(第 1/4 页)
    新京城中,许多百姓和学生自发地组织起庆祝活动。
    大街上摆起了戏台子,商家拉起鲜红的横幅,扭秧歌的队伍从街头排到巷尾,热血的学生在街头慷慨激昂地演讲……
    这一幕似乎很熟悉。
    在宣传部门的刻意宣传下,这场海上的大胜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些年复兴军治下的百姓心气是越来越高,不过这场战争意义似乎不一样。
    这场战争意味着复兴军即将取代大嘤帝国在印度洋上的地位。
    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嘤帝国都将失去在印度洋上与复兴军争锋的资格。
    正当外面的民众陷入庆祝的狂欢之中的时候。
    夏宫,总统府。
    一个带着银边眼镜,瘦瘦高高的中年人,手中拿着一摞文件走进了董书恒的书房。
    书房中摆设一如既往的简单整洁。
    一身工装制服的笃姬站在墙边的书架上,正在对一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高举的右手扯紧了她的衣服,衬托出越加丰腴的身材。
    见到姜玉钦进来了,笃姬抱着一打文件走了出去。
    在经过门口的时候与姜玉钦点头打了一个招呼。
    姜玉钦赶紧停下脚步,让笃姬先过去。
    能够到总统的身边担任侍从室的主任,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意味着此人将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发展空间,更加深厚的政治资本。
    大家都知道军政系统之中有一个派系都是董书恒身边出来的人。
    军方人如蔡树森、王严、牛杰、苏霆等,都是之前董书恒身边的亲卫出身。
    其中蔡树森一直担任新京的守卫工作。
    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位置十分重要。新京的守卫部队,包括教导师在内都是全军最精锐的部队。
    文官如李存训、魏玉祥等,还有很多从侍从室调出的官员都担任地方或者是各部的要职。
    姜玉钦原本就是所谓的书院派官员,现在他又成了近臣派官员,所以说今后他将会前途无量。
    还有一点,在董书恒的身边,他就相当于进入了核心的决策圈。
    到时候外放出去做几年地方大员,等到年龄到了,他就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回到内阁中枢去。
    这次总统选了他进侍从室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书院同届毕业的好友都来上门祝贺。
    不过都被姜玉钦以各种理由给挡住了。
    他只是私下里见了杜辉等几个老友寻求一些建议。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