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〇七章 锡兰茶园(第 1/4 页)

    曾涤生跟董书恒讲了很多华夏历史上的文官文化。这些东西在书上是没法直接看到的。

    都是曾涤生这样的官场老油条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慢慢总结出来的。

    自从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以来,文官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传承。

    读书人通过读书考科举,最终是要完成自己身份的升华,是要保持或者改善自己和家族的生活状况的。

    这里面是有很强的特权思想。

    当然了,在此过程中很多人也会去忠君报国。

    他们将这种忠君报国看作是获得特权的交换。

    现在复兴军虽然改革了科举,降低了考试的门槛和官员的起点。

    最初这么设计的时候,董书恒就是要削弱官员的特权思想。

    包括后面告诫他们只是为百姓服务的。就是要让他们确立一种做官只是一种职业,一种比较神圣的职业的认识。

    但是在本质上还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

    尤其是队伍中庞大的由旧时期幕僚、师爷转变而来的官员。

    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办事的能力确实不错,也不敢将原本吃拿卡要的那一套带到工作中。

    但这只是因为当时的淮海军体量小。新成立的监察部在李虎的带领下也足够的勤勉,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可是,时间长了,这些人的本质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尤其是在光复之后,很多人走上了更高的岗位,管理的区域更加的偏远,这种地理上的偏远会让很多人的胆子变大。他们将原本官场中的那一套拿出来。

    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贪污受贿……

    种种行为都冒了出来,而复兴军自己培养的官员以及那些书院出来的学生在官场上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还不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出现的一些个例已经让董书恒头痛不已。

    其中甚至有一开始就是进入复兴军的元老级人物。

    刚开始的时候,监察院还能对付。

    但是后来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将检察院派下来的人都给收买了。

    他们通过拉帮结派,在地方上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对上欺瞒,对下通过拉拢打压的手段不断地扩大这个集团的规模。

    这种事情在前朝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曾涤生很直白地告诉董书恒,这样事情是没有办法完全杜绝的。

    只能像董书恒所说的,下一代人成长起来了,老百姓群体中的读书人比例高了。那些人会用律法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了。

    还有就是电话、电报普及之后,地方官员没办法对地方上的事情完全只手遮天。

    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保障高层的清廉,就能有效的遏制或者缓解这种腐败现象。

    短时间内想要缓解这样的情况,只能给他们树立一个敌人。

    恶人总要恶人磨。曾涤生建议董书恒在监察院中补充一些旧官僚,这些人只能固定在监察院系统内部。

    让他们去对付这些原本的幕僚、胥吏。因为他们了解这些人的手段。

    这些旧官僚的品性不一定要多好,但是一定要是那种有能力、有手段的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冰川天女传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全唐诗 办公室潜规则 希腊神话 不是吧君子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