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三八章 人人都是小地主(第 1/4 页)

    “大朗,俺们家的粮食都称量出来了。”一个老庄户跑到了李岩松的跟前说道,因为李岩松家中就他这个独子,所以人家都喜欢喊他大郎。

    “是吧,张叔,你家种的秫秫(山东人对高粱的称呼)一亩地能够打多少啊?”李大郎笑着问道。

    这里的田虽然靠近水源,但是配套的水渠还没有修好。之前一年时间大家的功夫都放在开垦田地上了。

    所以大家今年种的大都还是旱田。这些山东来的移民最擅长的也是种植旱地作物。

    李大郎自己种的是玉米,种子还是从镇上赊购来的,收了粮食之后还是要还的。

    老张家中的秫秫则大部分都是从老家带的种子。

    另外李大郎家中还种了五亩地的地瓜(红薯)。因为他养了一头母猪跟几头肉猪崽子。

    地瓜藤是很好的猪饲料。

    “嗯,比老家打的粮食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年种,地力足,一亩地打了三石多哩。”老张乐呵呵地说道。

    “哎呀,那您那五十多亩地,不是得打出来一百多石粮食啊,这怎么吃的完啊。”李大郎说道。

    “是的呢,听说镇上粮管所收粮食,到时候卖点过去吧,这么多粮食也没那么大地方放呢!俺准备换点钱把赊牛的钱还掉。”老张说道。

    老张也跟官府赊购了一头牛。

    虽说是草原牛,比较笨,但是调教调教还是能耕地的。

    对于关外这批大规模整体移民,董书恒给出的政策是第一年给安置粮,让大家能够渡过第一个冬天。

    第二年粮食收了免税一年,让大家能够有余粮卖掉购置家当。

    等到第三年就要正常的交公粮了。

    现在关外的第一次秋收也才刚刚结束。大家都是喜笑颜开。

    不管收成怎么样,这种出的粮食全都是自家的。最少也是够自己吃的了。

    去年开出来的田地,今年春天终于收了第一季的粮食。

    这里的田没得说,都是上好的黑土地。

    整地的时候的烧了一次荒。草木灰都耕到了田里面去了。

    虽然说每家都分了百亩以上的田地。

    但是并不是每家种的田都是百亩。

    在这些地中还有一部分的靠田林地。

    另外,今年每家种的田地大小还跟每家的劳动力多少有关。有的人家的劳动力多一些,开垦的土地就多。

    复兴军还出台了一个政策。那就是允许这些百姓跟官府赊购耕牛、农具还有种子。

    但是,并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有魄力去赊购的。一方面大家担心自己还不上。还有一方面就是现在好多人还不是非常信任官府。那些赊购了耕牛的人家开垦的速度也会快些。

    于是就出现大家耕种的土地数量不一,还有种的粮食也不同。

    关外之地虽然多山林,但是这些山林中的林木资源大多是属于国家所有的。

    复兴军在的关外建立了大量的林场,专门管理这些山林。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江湖三女侠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红楼琏二爷 嬉游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