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二五章 实弹打靶(第 1/4 页)

    董叔恒的滦州之行收获还是很大的。

    柴油机的投产意味着华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再次领先一步。

    发展工业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推进,不能够好高骛远。

    董叔恒深知在点科技树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而基础理论的研究离不开教育。

    随着书院的增多,一些老书院师资的逐渐成熟,大量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被从国外引进。

    华夏在吸收了这些知识之后,融合和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自己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在稳步地发展。

    其实华夏几千的理论积累也很多,尤其在数学方面,有很多的著作。只是现在要与国际接轨,一些概念和定义都要从新命名,在体系上要重新梳理。

    除了国外引进的人才之外,董书恒底下的书院还成功转型了一批本土的文人。

    这些人原本在各自的领域就有很多的造诣。在融合了舶来的基础理论知识后。这些人成功地转型,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再加上与各类实验室的实践研究相配合。

    董叔恒的科技树可谓是枝繁叶茂。

    当然了,这其中复兴军一直以来对科技的投入也非常的重要。

    搞研究可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情,不是一般的费钱,而是砸钱的那种费钱。

    也就是董书恒这样的人会愿意为科研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的国家大都还不不明白科技就是生产力。

    现在欧洲的很多科学家别说搞研究了,很多人还在为吃饱饭而奔波。他们奔走在贵族或者资本家的门前,拿着自己的研究设想去说服这些人投资或者资助自己的研究。

    可是那些新兴的资本家更在意的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和寻找市场。

    而那些封建贵族们更是不愿意为科研投入,他们比资本家还要保守。

    加之现在欧洲的科研体系本身就不是很规范,很多人甚至是冒充科学家,诈骗经费,这就让很多科学家的科研无人投资。

    而且西方的很多学校都是那种私立的,没有稳定的教学经费来源,就恒没有前来为这些学者的科研投资了。

    董书恒手下的化学巨匠舍恩拜就是因为搞科研破产,负债累累,这才被挖到华夏来的。

    还有其他很多的欧洲科研人员也是被董书恒这么挖来的。而且这些人到了华夏之后,几乎都不愿意再回去了。

    华夏的科研环境对于这些搞科研的人就像是天堂一般。

    搞科研人的无非是希望自己的研究经费能够得到保障,再有就是自己不需要为琐事烦恼,能够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科研中去。还有就是他们的家人能够衣食无忧。

    当然了,这些引进的人才之中,还是会出现滥竽充数的,不过当他们来到华夏之后,发现这里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洋人在这里除了依附复兴军的安排生活,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哪怕是复兴军不看管他们,他们也离不开生活的地方。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红楼琏二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不是吧君子也防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武道凌天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明末:帝国崛起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穿越兽世当神棍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炮火弧线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