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〇四章 吴淞炮台(第 1/4 页)

    董叔恒还在船上就在关注着沪上的债券股票发行的事情。

    股票还好,要等到交易所正式成立了之后才会发行。

    但是铁路债券可是提前发行的。

    要是爆出了冷门,那么以后华夏的财政政策可能都要跟着改变。

    债券可是一个好东西,可以让很多政府想做的事情提前实现。

    尤其是华夏现百废待兴,需要建设的地方实在太多。

    如果仅仅是政府投入的话,必将扰乱华夏的货币秩序。

    但时候发型债券就不一样。

    债券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投资。通过发型债券募集资金来开展建设活动。

    相当于政府拿着老百姓的钱去投资。这和政府直接用获取的钱去投资是完全不同。

    因为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也是来自民间。

    投资到大型的项目之后,这些货币又会重新回到民间,那么民间的货币保有量实际上是不变的。

    有了这三千万,董叔恒原来那三年一万公里铁路的计划,实际上都显得有些保守了。

    这个计划还可以做一个加法。

    第一次债券的发型,关乎老百姓对于政府债券的信心。

    这种依靠信用支撑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微妙且脆弱。

    有时候仅仅一点点瑕疵就会让人们的不信任无限的扩大。

    在国债发型之前,董叔恒甚至让胡光墉偷偷地找了几个托子。不过这些托子最后都没有用上。

    在董叔恒的眼中,华夏的百姓大都是保守的。尤其是那些手中有钱的士绅地主。

    但是没有想到此次购买铁路债券最多的反而是那些士绅,当然,山西的那些老财主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要购买债券必须使用华元。

    华夏的银行系统中一直有一个惯例,那就是兑换华元数额巨大的话,是可以上门办理的。

    像山西的那些老财将银子铸造城银冬瓜藏在地窖里。一般人连搬都搬不动。

    况且搬到了街面上也不安全。

    这就衍生出了上门服务的方式。

    银行有专门的安保力量以及设备去对付这些大银旮瘩。

    这次铁路债券发行的时候,就频频出现这样的情况。

    很多士绅不大经商,手中掌握的都是银锭。都是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放在他们手中就是死物。

    那么这些铁公鸡为什么愿意拔毛了呢?

    董叔恒没想到,这次债券发型,报纸上那一套爱国主义的宣传倒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际上很多的老财都是冲着拍新政权的马屁去的。

    尤其是山西的那些老财主,他们深得其道。

    董叔恒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将这些民间的死钱给套出来。

    历史上,满清末年的乱世,让华夏的土地底下不知道埋了多少的银子。

    随着主人家突然遭遇意外,这些银钱埋在了地下,无人知晓。那样就彻底失去了其价值。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唐腾飞之路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不是吧君子也防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红楼琏二爷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晋末长剑 沉溺 武道凌天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大清要完 明末:帝国崛起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北宋穿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