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理政 天眼(第 1/3 页)
又到了一年的深秋之际。
中原皇城
高大巍峨的城墙、高深的护城河、矗立在城中心位置的钟鼓楼,还有皇宫里的一座高塔,在金黄色银杏树的围衬之下,更加的韵意十足、幽深静远。
公西月在枢密院任职已有月余,承国公和耿建光遵守着约定,将所有的奏疏全部先送至枢密院,再由枢密院转呈给皇上。
当然,两位副枢密使他们都派了心腹担任,一位是承国公的堂侄、一位是耿家人。
有了军政两位重臣的支持,其他的大臣自然不会对着干,而且,他们也没法对着干。
能上朝会的官员们自然不会去争这个,他们有事上朝时直接就奏报了,不需要经过枢密院,而地方上的官员以前上奏折是先交由丞相,再由丞相送呈给皇帝。
现在丞相自已都示意奏折送由枢密院,他们还能说什么?
至于宇文煌,看着平稳的中原皇城,不得不忍下心中一口恶气。
公西月知道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她现在也不急着揽权,只做枢密院该做的事,她每天只翻阅奏报,其他具体的事情都由两位副枢密使负责。
宋绍全和耿建光见公西月果然不干涉他们的事务,而且两位副枢密使又是他们的人,他们同样能及时掌握各地奏疏的内容,慢慢地便没那么排斥,对公西月的防备也渐渐放下。
公西月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现在两位副枢密使每天都会向宋绍全和耿建光汇报各地奏疏的内容,但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懈怠,到时就是她出手的时机。
当然,她也是一个守信的人,答应支付的三个月军饷和军粮已全部到位。至于宋绍全那里,如今时机未到,自然也不用她行事。
……
这一天,她看到去石原府治理蝗虫的鲲鹏军来信,说当地的百姓开始吃蝗虫,问蝗虫是否能吃?
在古代灾荒年,确实有灾民们食蝗虫的事情发生,古书曾有记载:时关东大饥,赋调不入,由是国用益窘,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
但公西月医术高超,知道这种群居的蝗虫是有毒的,一个不慎食之能让人中毒,严重的还可能带来性命之忧,她是不建议食用的。
她给各灾区去了信,告诫蝗虫有毒,呼吁灾民们不要食用蝗虫,一定不会让他们挨饿,他们养的鸡鸭过几个月大了也能食之。
这些鸡鸭是公西月着人大力孵化培育的,每个灾民都可免费领取鸡鸭幼崽五只,而这些鸡鸭又都以蝗虫为食,不需要另外喂它们太多食物,因此灾民们无有不欢喜的。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