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宫中琐碎(第 2/4 页)
如果他经历过后世的大国博弈,以及某个自称世界警察的国家的祸害,或许也就明白了。
所谓的我们追求和平从来都是骗人的,只有你服了,没了,消失了,这特么才是真和平。
当大宋有了绝对实力之后,那就可以站在高处说话,崔博的提议,平忠盛就不得不接受,不接受的话,大宋就会自己做主,从名义上来讲,你倭国是奉我大宋为尊的不是吗?我们去处理点小事没毛病吧?
弱国,没有资格和强国谈条件,强国也不会跟你谈,这就是事实,天朝传承几千年,有强时,有弱时,弱时就不说了,强时去在宣扬人道主义,宣扬那些陈腐的上国情怀,放着大好的土地不去征服,就很悲催。
杨浩很清楚,腐败是必然存在的,就像是倭国的僧侣也是如此,最早的掌权的僧侣们或许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操作的,但上百年下来了,养尊处优的僧侣们越来越腐朽,越来越短视,像极了历朝历代的经历。
不敢说以后会怎样,那就趁着自己还有机会的时候,将一切都做好便罢了,至于说以后,反正老子入土了,谁管?子孙们愿意怎么作就怎么作去吧。
崔氏和谢氏的联军扬帆出海,白河法皇不得不接受这一切,他也一样很恼火,恼火僧侣们做出的一切,对于平忠盛的谏言,最终还得是选择了接受。
暂时和任我行停战也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崔氏和谢氏带来的人也不少,白河法皇自然明白,依仗这些宋人平定了僧侣之后,或许还可以借力将任我行也驱逐出去,这样倭国就天下太平了啊。
想法是理想的,也是丰满的,至于现实会不会如此就不好说了。
实则平忠盛也是没办法,景王赵杞此时对他说话的语气那是相当严厉的,在这一点上,赵杞要比倭国僧侣们强多了,没有变身成为猪队友,还分得清里外,这真的是个让人庆幸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崔博再开出条件,他就很容易接受,也知道不得不接受。
倭国乱哄哄的,汴京城里的百姓们其乐融融的想要找个倭人开开荤,一些市井的泼皮都以能够揍过倭国人为荣,这个风气啊,真的不好说。
后宫之中,却是阴云弥漫,因为姜醉媚真的临产了。
按说应该和李师师差不多的日子,李师师现在还是能吃能喝,还没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呢,可姜醉媚已经等不及了,杨浩不禁苦笑,当然可以解释为早产,可真的如此吗?
姜醉媚或许也是总结了以往的一些经验,这段时间都没有对赵构装可怜,这也跟她觉察到了赵构的态度有关吧。
她很清楚,只要刘传武死了,就是死无对证的事情,这一点既然有人告诉过她要她放心,那就铁了心要生这个孩子,只要是个男孩儿,很多事也许就成了。
太后寝宫中,韦太后板着脸呆坐在那里,有些事她是相当清楚的,但又不能说,皇室不能出现丑闻,赵构不能出现丑闻,不管是姜醉媚私底下的事情,还是赵构生育能力的问题,这都是丑闻,是绝对不能出现。
这正是她最纠结的事情,所以私底下才做了那么多事情,现在姜醉媚要生了,她就更纠结了。
姜醉媚那边,凄厉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一应人员全都到齐,可这孩子就是迟迟不出来,她是很想赵构在这里的,然而赵构偏偏就不在这里。
来回通传消息的内侍们来往不绝,半柱香时间都不到就要跑上一圈,随时将消息告知赵构和韦太后以及皇后邢秉懿那里。
赵构的借口是政事繁杂,其实他是在尚书房中疯狂的写字,和他老爹一样,写了一手的好字,就算是奋笔疾书之下,那字体也依旧很漂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