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与杨时论(第 2/4 页)
这也是称呼的魅力,没任职之前,自称老朽,任职之后,便是老夫了。
这老头的名气太大,秦桧不敢得罪,而且人家还是现在的顶头上司,最主要的是吧,杨时的学问太大了,秦桧作为一个文人,心里还是有这崇敬之意的,人家说了要去找杨浩,那就只能陪着。
一切都很顺利,杨浩在家,听说杨时来了要蹭吃蹭喝,到也大方,准备了酒菜。
看着这一桌子琳琅满目的酒菜,杨时叹了口气:“镇北侯,这百姓啊,毕竟是不知情者,闹一闹就算了吧,若是真的告到官家那里,恐怕最后遭罪的还是百姓啊。”
杨浩撇嘴:“怎么?先生这话说的,好像没有这事百姓就不会遭罪似的,再说了,这事和本侯有何干系?”
杨时一愣,指着杨浩讪笑了起来:“呵呵,你啊,若是没有人在背后鼓动,百姓怎么会做出如此举动,若说这汴京城里谁敢这么做,怕是只有你镇北侯杨浩了。”
“不过呢,这样也好,也是给了那辽人压力,总好过天天的在这里扯皮的好。”
这也算是定下了调子,杨时的意思就是你做的好,老头子我其实是支持你的,但是那辽人要是告状,或者说朝廷里有那想要借机报复的人出现,最后还是百姓抗雷啊。
杨浩依旧摇头:“这件事本侯不知道,也没参与,不过既然先生说了,本侯会知会一声的。”
见他死不承认,杨时摇头,也不再纠结这个事情,只要人能散了就行了,一口喝下那杯中烈酒,龇牙咧嘴了一番才说道:“好烈的酒,够痛快,老夫今日算是领教了。”
杨浩看着也笑了:“呵呵,先生若是喜欢,尽管说便是,以后先生的酒水本侯管了。”
杨时连连摆手:“无需如此啊,只是老夫有些疑惑,镇北侯你是文能填词,武能统军,这怎么连酿酒都懂?”
“略懂而已,程夫子曾言,格物致知,不弄懂这里面的理,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侯也只是想要尝试一下,想弄懂这酿酒的原理,这烈酒也就这么不小心出现了。”
杨浩之前称二程为先生,但是在杨时面前不行,杨时被称作先生,二程那就是夫子了,能被称作夫子的,这是一种荣誉。
果不其然,杨时脸上浮现出了骄傲和欣慰的笑容:“果然,曾有人对老夫说,镇北侯对吾师的学识多有研究,之前老夫还不信,现在看来,确是如此了。”
“只不过老夫以为,格物致知,虽然格的是世间之理,却不能沉迷,这都是为自己攒下的德,读书人还当以德行为重才是。”
杨浩看着杨时,眼神逐渐的眯了起来,果然如此,理学啊,就是这么开始走偏的,兴许当初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时候,还是秉承着实践精神的,可是在杨时以及朱熹这些人的思想影响之下,就特么跑偏了啊。
以前不了解,可随着自己接触的越来越多,杨浩觉得,二程也好,张载也好,甚至说范文正公,他们提出很多的理论,更多的都是注重实践的,然而一些人从自己出发,改变了这些,形成了一个更适合统治者以及士大夫继续高高在上的理学。
或者说杨时也未必预料到是这样的走向,但是他的思想对朱熹奠定理学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根子上的东西。
实践精神,说到底是科学的探索精神,而儒家,在某些程度上和西方的神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层地位的存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