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拐角楼拆迁(第 2/4 页)
十里营岔路口,整体类似'y'字,东西走向,左去大泽,右通中心街,
严格来说,这种路口,会出现三个拐角楼,但左侧,也就是路南,竖着十里营抗日纪念碑,上侧,也就是路西,挂着当年救了小半个十里营的铸铁大钟。
顾安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顾家村听某个老奶奶说过,十里营能从千年前存续至今,全凭人多,但地处偏远,鬼子为了控制大泽边缘,实行三光,当年毒气弹落下来,如果大铜钟提前一刻响,十里营的子孙能把房子盖到大泽,如果大铜钟晚一刻响,十里营肯定没了。
而纪念碑上的壁刻,也与众不同,其上一名全身溃烂,破布蒙脸的汉子,挥舞露出指骨的拳头,在死人堆里振臂高呼:咱十里营人,是杀不光的!
时至如今,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人来此上香祈祷,诅咒小鬼子,因为再向南,埋葬着十里营蒙难先祖。
也因此,十里营人喜欢当兵,并以当兵为荣,否则老顾也没资格盘下乡里的砖窑。
可惜,近几年大裁军,当兵门槛越来越高……
今天9月20号,街道两旁已经扯上征兵宣传语。
顾安民趁机跑趟设有征兵处的乡大院。
果然,乡里是不会放他走的,不是尚未开始的政审,也不是其它原因,而是压根就没顾安民这三个字。
说实话,他还真打算去当兵。
砖厂迈入正轨,加上学徒计划,有大马从中调度,为国效力三年,回来刚好做个富一代。
嗯,现在陆部义务兵是三年。
并且,另一个时空就读建筑老八校,在工程领域,这就是出身,可以拉一批学妹学弟帮忙,也方便与管工程,或管城建的领导攀交情。
但这个时空却上了一所没听过名字的三流学院……
而如果去当兵,为国效力三年,出来后,凭借军部人脉,很有希望承揽一些军部工程。
可惜,两条路都被堵死。
今后只能走民建……
有这么难?
确实很难。
如果只打算做个包工头,拿二包、三包、四包……
也就是别人拿到工程,扣留一笔利润,再转给咱建设,或者,被第二个承包商扣留一笔利润,再分给咱这个三手承建方,压根无需考虑这些,只需跟上家打好关系,扩展人脉即可。
但若打算做一手承建方,或者工程总承包,又或者开发商……
咱得能跟官方说上话,要不然仅仅拿地皮,就够喝一壶。
'特么的,大不了开挂!'
顾安民挥挥拳头,示意专业拆迁大队,“上上上,先搬后拆!”
呼啦啦……
五十米小工在第四名壮汉带领下,犹如获得英雄激励buff的小兵,无形中就连体型似乎都增大不少,高吼着冲进拐角楼……
那场面,那气势,吓得老板娘还以为张海要找回场子,娇滴滴的喊了声'海哥,别呀~~'
何老板的脸色,当场绿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