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起幕(第 3/4 页)
后台
方青正站在候场通道中,前边还站着好几个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年龄也是参差不齐,有方青这种20左右的小青年,也有30左右的大哥哥,其中还有个微胖的戴眼镜女生,普遍特点是长得都不太突出。
这些都是今晚的参赛选手,有一半在这里,而另一半的参赛选手,在另一边的候场通道中。
“……有请吴秦月选手上台,来自黄木区的她擅长爵士乐的创作……”
听到名字后,那个戴眼镜的微胖女生上台去了。
前方的选手们一个个的上台,当播报到方青的名字后,他按照彩排的流程从候场通道走了上去,却没有出现在主舞台上,而是有专门的一条上台通道。
通道的一侧拉起白色幕布,灯光从内侧打过来,方青路过的时候,身影映在白色幕布上,由摄像机追踪放映给电视机前和网络上的观众们。
通道尽头就是主舞台后的右侧脚手架,有一条楼梯往上,方青顺着楼梯走上去,身体面向舞台那一侧全程都有白色幕布遮挡。
说是脚手架,但其实看着比脚手架坚固精致多了,防护措施也做得非常到位,不虞掉下去。
右侧脚手架一共有两层,每层都隔开放了三个座位,每个座位旁还有小桌,上面放着水、零食、小风扇、冰盒以及一块木牌。
方青爬楼梯到第二层,在已经彩排过的座位上坐下,眼前是白茫茫的幕布,很厚,所以灯光打过来也不会刺眼。当然,他坐在这里也看不见外面的东西,只能看到他身前的幕布上灯光打出的水墨风“夏虫”二字。
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电视台搞的。
最早的时候,就像没有pk赛一样,创联也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但是电视台觉得不行,要改。
他们觉得创联选手们不上场光在后台坐着,很难让观众们产生归属感,进而就不会产生追的意愿。他们需要能够把选手具象化,这样观众才会把作品和人真正联系起来,才能有归属感,有黏着度,也才有更好的收视率。
“唱作人”选手的普遍高人气,就说明了这一点。
“幕后人员不应该是无名英雄,我们要让幕后人员也有姓名,要让人们看到幕后人员的存在,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