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七回(第 3/4 页)
~~
夜幕降临,金陵城初上华灯,渐至璀璨,与天上明月相映成辉。
徐若麟荡着烟月金粉与薄霭微漪秦淮河畔行于熙熙寻欢人流车马中,甩掉了身后监视着自己几双眼睛,后如影子般地来到离皇城步行不过一刻钟平王府围墙外,借了夜色掩饰,用探勾翻墙入内,悄无声息地往世子赵无恙所居之处而去。
少年此刻正酣然入梦,冷不丁被人拍着脸颊,猛地惊醒,下意识地伸手去抽藏于枕下刀时,徐若麟已经低声道:“是我。”
赵无恙听出他声音,大喜过望,叫了声“师傅”。
他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徐若麟了。自从父亲平王离去后,周围便多了许多窥探眼睛。只不过他对此早已习惯。从八岁起随王妃金陵至今,身边从来不乏监视。近一段日子,他看到自己母亲眉头日益深锁,纵然乐天,心里也不是没有恐慌。此刻听到徐若麟声音,便如独自行走夜路时见到亲人般,一下充满了兴奋。
“师傅,我这些天没偷懒,都用功读书习剑。你前次教我,我已经熟了。我练给你看!”
他一个鲤鱼打挺便从榻上跃起,要去拿剑。
徐若麟道:“下回我再看。你去把王妃叫到这里来,我有事。”
赵无恙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道:“我这就去。师傅放心,这时刻府上那些狗子都去睡了。便是醒着,他们也不敢到我这里来。”
这平王府人都知道,世子乖戾无比,扬言谁若未经允许踏入他住地一步,左脚进,砍左脚,右脚进,砍右脚。一日有个下人犯触被发现,若非王妃阻拦,腿便真要被他砍下了。那些被派遣而来人,只得到过监视王妃世子上命,却不敢真得罪他们。所以自此,再无人敢踏入这院落一步。
徐若麟微微一笑,目送赵无恙飞穿了衣服,闪身而出。片刻之后,王妃萧荣匆匆而到。
“师傅,我去外面守着。”
赵无恙很离去。
徐若麟点了桌上灯,见萧荣一身常服,长发只随意拢成一把垂下,脸色比起前次见到时还要不如,只一双眼睛却仍极是有神,上前待要见礼,萧荣已阻了他,道:“徐大人深夜前来,必定有事,说来便是。”
徐若麟也不再客套,立刻道:“今日我从内廷得到消息,昨夜皇上夜召方奇正和廖时昌,深夜不散,所议之事,想必与王爷有关。若麟奉王爷之命留金陵,便是要保王妃与世子平安。因事关重大,特此深夜来报,请王妃与世子做好准备,我会护送你们离去。”
徐若麟这话,半真半假。赵勘与内阁两大首辅昨夜秉烛密谈,这自然是真。但即便没收到这消息,他也知道是该护送王妃母子离开时候了。已经入十一月了,再过些天,皇帝便会发布他继位以来谋划许久撤藩令,而两个月后这时候,元康一年初春,平王赵琚便会扯旗反抗,嘉庚之乱开始。一旦皇帝决定动手了,他再想从金陵这个铁桶中把萧荣和赵无恙送走,无异于痴人说梦。
烛火中,萧荣脸色微微一变,喃喃道:“终于来了,这一天……”
徐若麟注视着她。
萧荣沉吟片刻,终于望向徐若麟,道:“徐大人,多谢你前来报讯。只是,你带无恙走便是,我留下。”见徐若麟踌躇,立刻又道,“徐大人,你带无恙一人走,便已是件艰难事了,何况还要带上我?一旦我也走了,这府中耳目众多,皇上立马便会得知消息,到时追兵之下,我怕难以成事。无恙一人走,我府中,还可掩人耳目数日。那时想必你们已经脱离险境。”
徐若麟自然知道这一点,只是对于面前这位平王妃,他一直是心怀敬意。不止为她气度与见识,也出于对她父亲萧振业敬重。当初他还是少年时,因平王与萧振业关系,亦曾大宁他麾下历练过一段时间,得到过他不少关于军阵作战提点。只可惜,曾威震东北一员英雄大将,后竟折于一场堕马。至于是否真正是意外,恐怕永远不得其解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不欲独自留她一人。一旦他带走了赵无恙,过后想再回来救她出城,此事之难,即便是连他,也没有几分把握。
萧荣见徐若麟不语,道:“徐大人,无恙只叫你一声师傅,你便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甘为他用计奔走,我是无恙母亲,只要他能安全离开,我又有什么可放不下?”
徐若麟道:“王妃果然是女中英杰。既如此,我照王妃吩咐办便是。等世子安全后,我必定会再回来。到时再谋搭救王妃之计。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会弃王妃不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