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关于日本夏日祭的随笔(第 2/4 页)

    于是我回复:“日本人的东西,就那么有意思?”

    她回复:“就是觉得夏日祭有意思,东方元素很多,那些东西就是看的舒服,很有传统美感。”

    明明就是日本的东西,偏偏说是“传统美感”。

    我没有再回,但我思考了。

    这一思考,虽不深邃,却越发气恼。

    你道为何?

    因为她这种理由和心理,我其实遇见过很多。大学期间,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我觉得很典型。

    既然属于典型心理,是不是有分析讨论的必要呢?

    当然有。

    首先,讲一个人尽皆知的庸俗故事。

    有個男人叫刘彻,他心爱的女子李夫人逝去。他日夜思念逝者容颜,却再难见到佳人。

    这是一个伤心的故事。

    于是,这个有权势的大男人,就请巫师作法招魂,想见到曾经陪伴自己的逝者,聊以安慰。

    巫师就借了李夫人生前的衣饰,找了一个样貌声音和逝者有些相似的女子,穿着逝者的衣裙,配戴着逝者的环佩,画了逝者常用的妆容,在夜里登场了。

    恰好,也是一个夏夜。宫中灯影斑驳,萤虫如星,清夜如水。

    傩神巫师作法,曾经逝去的佳人姗姗来迟,却倩影翩翩。

    名叫刘彻的大男人看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心生忧伤的喜悦,不禁作诗道: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大男人明知是假的,可是他的心却得到很大安慰。

    唉,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啊。

    那么,大男人真的会喜欢假扮逝者的“影子”吗?

    当然不是。

    大男人喜欢的,仍然是李夫人,爱屋及“影”。他爱李夫人,所以才会期待影子的出现。

    哪怕影子是假的。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替代心理”。

    华夏的传统文化,就好比李夫人本尊。

    日本文化,就好比巫师作法招魂来的“李夫人”,也就是影子,替代物。

    大男人“喜欢”替代者,仅仅是因为替代者和李夫人有些相似罢了。

    说回当下。

    这些逝去的传统文化,早已经成为共同的东方审美元素,沉淀入东亚民族的审美基因,和西方审美分庭抗礼!

    日本文化或许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应该是东方元素。

    武断的否定部分中国人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其实太过于简单,这种否定对象,深层次的表象或许恰恰是值得肯定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剑啸灵霄 志怪书 过河卒 不朽凡人 谋局 武圣! 乡野超级仙农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父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你们修仙,我种田 洪荒:截教副教主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