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6章 辣眼睛啊!(第 1/2 页)

    回到胡姬花村巴刹李晓凡打包了一份“槟城炒粿条”当晚餐。

    炒粿条原是广东潮汕、福建闽南一带的小吃,潮汕福建移民至马来半岛后就成了新马地区的国民美食。

    李晓凡他们刚刚到新加坡时候,听名字“炒果条”开始以为这是一道甜品或蔬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道炒面食。

    “粿条”一词是潮汕地区、福建闽南地区叫法,粿条与河粉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炒粿条是将扁平的米粉面条与生抽及老抽、虾酱、罗望子汁、豆芽、韭黄、腊肠以及鸟蛤一起翻炒而成。

    胡姬花村的这家“槟城炒粿条”也是个网红店,李晓凡排队等了十分钟。

    这家店的炒粿条面的炒粿条分为黑白两种,就是加不加黑酱油的区别,黑的色深味浓,酱香浓郁,喜欢这个的人比较多。白的比较淡,但可以吃出鸡蛋等配料本身的味道。

    李晓凡喜欢这家店的特色在于鸡蛋下得特别多,鸡蛋被特意炒得不熟以使粿条显得鲜嫩多汁,再加上有黑酱油及辣酱一起炒,味道特别浓郁。

    槟城和吉隆坡一带的炒粿条都是以酱油、黑酱油、蚝油为主要酱料,嗜辣者还可以配上三峇辣椒酱,使炒粿条的味道在咸甜中带点辣味。

    在新加坡待久了以后,李晓凡特别喜欢吃黑炒粿条,配上当地特色的三峇辣椒酱,再来一杯冰可乐,特别够劲!

    说来也奇怪,国内专家从健康卫生角度都不建议热食品搭配冷饮一起食用,但是前世李晓凡在新加坡都跟当地人一样,喜欢热食搭配冷饮一起食用,肚子好像也从来也没出过什么问题,一切正常。反而到了国内以后,这样一搭配吃喝,立竿见影会拉肚子。

    李晓凡打包好炒粿条和一罐健怡可乐,上楼回到宿舍,打开电扇和电视,今天傍晚天气比较凉爽,风扇一开就很舒服,他一个人美美地把一顿晚餐解决了。

    炒粿条1.5元新币,健怡可乐0.5元新币,这样一顿晚餐2元新币,合人民币11元多一点。在新加坡,像李晓凡这样的外劳,如果省一点的话,一个月生活费300新币够了。楼下的鸡饭、鸭饭、炒面等主食价格基本在1.5元到2元新币左右。如果在工厂的餐厅吃,更加便宜。

    吃完后,李晓凡把吃剩余一点食物、打包盒和可乐罐等一堆垃圾直接丢进了厨房的垃圾投放口。

    丢完垃圾,美美地点上一支烟,看着垃圾投放口,李晓凡想起重生前申城热火朝天的垃圾分类运动,还要什么定点定时投放,分类不好还可能被罚款,这样一比较,感觉在新加坡丢垃圾真是方便,可能是全世界最方便的国家了。

    新加坡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产生于像李晓凡他们这居住的政府组屋,建屋发展局在开发这些组屋的时候设计了通过垂直垃圾管道将垃圾从各楼层输送到地面。

    居住在组屋中的居民可以通过组屋垃圾管道的这个垃圾投放口,投放日常生活垃圾。组屋社区每栋楼底层为架空层,设有垃圾厢房。每户均设置垃圾管道与垃圾厢房联通,居民通过垃圾管道投放垃圾,最终集中于垃圾厢房。垃圾厢房由负责该区域的环保垃圾处理企业每日定时清运垃圾,并进行维护。

    李晓凡感觉在新加坡对于垃圾分类,好像没有啥惩处措施,一切全靠自愿。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给出的答案也非常简单:不希望再通过垃圾分类增加居民的义务,希望大家能为自己为家园主动做环保。

    抽完烟后,李晓凡开始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行李箱。

    去年来新加坡的这个22寸绿色大行李箱,还是舅妈花了五十元人民币在明州市区的望湖小商品市场买来送给自己的,虽然现在看看这质量真不咋地,但也是舅妈的一份心意,每每看到这个箱子李晓凡就会感觉到那份来自舅舅和舅妈他们俩的暖意。

    李晓凡在宿舍的行李里面没有啥特别值钱的东西,最贵的是一个可以中英文互译的电子词典“文曲星”,出国前李晓凡狠狠心花了一个多月工资买的。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好运时间 刺青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白色口哨 黑天 痛仰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俗人回档 甜妻 顶级诱捕公式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