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章 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产业、大机遇!(第 1/2 页)

    李晓凡意识到,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夏天新加坡政府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前,是极好的投资新加坡本地房地产获得暴利机会窗口期。

    但是摆在他眼前的有两个困难:一是钱,二是身份。

    投资新加坡组屋至少需要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而且要家庭或者联名才能在二手市场交易。像他这样没有取得pr的外国居民只能购买政府划定的高端私人公寓和别墅,不仅巨贵而且税费远远高于新加坡本地公民和pr持有者。一般只能选择非有地私宅及圣淘沙住宅区,需要缴纳15%的额外印花税和3%的印花税,还有一笔不菲的的律师费。同时,若业主打算在购买房屋后的四年内转售产业,仍需缴纳一定比例的卖家印花税。

    所以当下选择炒组屋是最佳选择,但是门槛很高。

    李晓凡拿出笔记本,先把这个商机记录在案再说。

    告别中介安娣后,李晓凡继续闲逛在淡滨尼的社区商业街。

    他买了一份当天的联合早报,要了一杯冰可乐,坐在麦当劳歇息。

    喝着可乐,他发现对面中介店楼上有好几个大幅的培训补习中心广告,有许多的父母带着孩子们在进进出出这些培训补习中心,那些戴着眼镜的孩子们一副的苦瓜脸。

    这场景像极了重生前的大陆内地。

    李晓凡的印象里,1995年的内地还很少补习班,老师们都在课堂里完成授业,孩子们回家的家庭作业也不是很多。像他读中小学的时候,基本在下午自习课就把作业完成了,回到家除了玩还是玩。

    哪像现在的国内孩子们,学业不堪重负,家长们怨声载道。

    今天的联合早报副刊上有好几篇文章在讨论新加坡人的“怕输”精神。因为新加坡是个精英社会,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在层层选拔精英,整个社会都在保证这些精英的利益。你随便打开一个部长或者议员、国资公司老总的简历,他(她)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接受精英教育。从新加坡最好的幼稚园、小学、中学、初院到大学,然后这些层层选拔上来的精英接受政府的高额奖学金到国外一流的大学进修,回来后拿着高薪进入新加坡的体制内精心培养,一生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所以那些没有进入精英体系的本地民众就开始不断的抱怨,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抱怨收入低,各种吐槽……

    然后许多的新加坡民众都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为了能进这些重点幼稚园、名牌中小学,争取进入精英体系,大家也是挖空各种心思,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然后父母们也是各种的焦虑症。

    李晓凡看着这些文章,感觉像极了重生前的申城现状,公司身边那些申城当父母的同事们为自己孩子的读书也是操碎了心,各种焦虑。

    突然,一个现象引起了李晓凡的重视,这些上补习班的孩子们基本都戴着眼镜。对面楼下中介店边上有个眼镜店生意奇好。

    今天的联合早报上有个新闻:根据新加坡保健促进局提供的资料,我国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在过去10年里一直维持在65%,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则维持在28%。同时,我国19岁左右入伍新兵的近视率近年来保持在80%以上,与1982年入伍新兵的数据基本一致。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好运时间 刺青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白色口哨 黑天 痛仰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俗人回档 甜妻 顶级诱捕公式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