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8章 送媳妇儿高考(第 1/4 页)

    姜琳去大队用大喇叭吆喝好几遍,声音随着秋风传遍水槐村,哪怕听不清楚的只要听着广播说话,都会跑出来问问怎么回事。

    这时候大队正忙着耕地播种小麦,孙清辉等二十几个知青都在村后头的地里帮忙,听见风里有大喇叭的声音传来,里面来来回回说着什么。他们没当回事,毕竟大队广播都是针对社员的,除了开会就是上工,也没别的事儿。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文生骑自行车驮着大宝小宝飞奔过来,到了地头,三人一起喊:“孙知青,我娘告诉你们,要高考啦!”

    孙清辉等人虽然听见,却不敢置信,“什么?他们说什么?什么高考?”

    金雷:“竟然是真的?真的要高考?恢复高考了?天呐!天呐!是真的!”

    他给孟依依写信关心她,她曾经回信告诉他可能会恢复高考。他根本没当回事,觉得她随便猜的。毕竟自从取消高考以来,所有人都在猜什么时候恢复高考。68/69年的时候,猜的人最多,可一次次都失望。每一年都有人猜,每一年都失望。

    没想到今年居然……居然真的恢复高考了!

    他们都激动起来,纷纷问:“什么时间考?”

    “怎么也得来年吧,今年恢复,来年高考,不得给复习时间啊?”

    大家都这样说着。

    这么一来他们也没心思干活儿,孙清辉道:“你们先把这里的活儿干完,我去打听一下,回头和你们详细说。”

    他拔腿就朝着文生几个跑去,跟着他们去姜琳家。

    恢复高考,最激动的就是知青以及乡下的学生们,其他社员却没感觉。

    对社员们来说,除了五十年代放卫星,其他的运动和他们关系不是特别大。对于文化运动,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感觉。顶多就是村里来了一些城里知青,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净拖后腿,要么就搞坏乡下风气,带头走后门、送礼、闹事,要么就偷社员们家的鸡和狗去解馋。

    现在听说要高考,知青们要回去,他们巴不得呢。

    孙清辉问姜琳考试的时间。

    姜琳:“听广播的意思,很可能一个月多就要考试。”

    “啊?这么快?”孙清辉惊讶道:“才公布呢,就要考试,哪里有时间复习啊?”

    姜琳:“中央肯定有中央的考量吧。考试时间紧张,考题因为会容易些?再者,来年应该还可以考。反正能恢复比什么都强,总归有盼头的。”

    孙清辉又焦虑起来,“可是……我们的书早就没了,也没有考试大纲,也没有复习参考资料,到底要怎么复习?”

    姜琳忙安抚他,“不要急。这样,我们村的知青成立一个复习班,大家借大队的院子一起复习,互通有无。我们也给家里写信,让他们尽量帮忙寄一些参考资料过来。”

    “对,不能慌。”孙清辉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看我,一下子慌了神。”

    姜琳:“你这是太着急嘛,盼了这么多年,再淡定的人也会慌神的。”

    孙清辉对姜琳感激得很,他心里有点底就告辞去地里找别的知青。

    闫润芝和程蕴之做饭招待戴国华。

    戴国华对程如山道:“如山,你要弄省城户口,有门路吗?要不我们找军区后勤的干部活动一下?”

    程如山笑道:“你有格外熟能使上力的吗?”

    戴国华:“和我们很熟的李红军,他认识一位姓卞的干部,好像能办这事儿,我有一次约莫听见有人找他办户口的事儿。”

    程如山听闻就扭头看姜琳。

    姜琳假装没听见什么姓卞的,天底下姓卞的多了去呢,“是不是很难办?”她对程如山笑道:“要是不好弄,大不了我辛苦一下,一定考上。到时候从我这里跑关系,把大宝小宝带去读书应该更容易一些。”

    程如山有工作,户口在哪里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们本来也聚少离多,关键是大宝小宝。

    程如山看着她,很认真地道:“放心,我会想办法弄个省城户口的。”

    戴国华:“弟妹你想好考什么学校啦?”

    姜琳:“还没呢,不过我寻思着去省城挺好,娘家也在那里嘛。”她倒是没那个野心必须考首都最好的大学,如果考上那等于捡到宝,考不上退而求其次考省大也行。

    省大在全国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学。

    如果读省大,把大宝小宝带过去,娘家也能帮忙照顾,要是去外省就不能带着大宝小宝,那她会舍不得他们,他们也会想她的。

    再者,还有文生。

    文生和大宝小宝不一样,大宝小宝会长大,然后就不再那么依恋妈妈。文生对“娘”的依赖,却是越来越深的,时间长了看不到她,他就会焦虑,生怕她被谁抓走了或者怎么的,总要看到她才安心。

    程如山:“省城好。”他先想办法弄个户口,然后再分个房子,这样一家人可以在那里团聚。媳妇儿考上大学以后,毕业分配工作肯定不会来乡下,他需要提前绸缪规划,尽可能想到头里,到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戴国华:“咱们都试试,尽可能找找关系,看看哪个行就请哪个帮忙。”

    程如山:“多谢大哥。”

    戴国华:“你说这话就不把我当大哥,帮你那不是应该的嘛。”

    虽然这样说,程如山却很高兴,戴国华自己都没想过要去省里,却愿意帮他跑关系,这份情谊他自然领的。

    等戴国华走后,傍晚下工十分,孙清辉等知青都跑来找姜琳打探消息。自从姜琳和孟依依决裂,把孟依依送去坐牢,知青们已经将她当成了扬红大队知青点的话事人,有重大事情都会告诉她一声,或者请她出出主意之类的。

    姜琳:“时间紧迫,咱们跟大队申请一下,能不能减少上工时间,多一些时间复习。”

    “可是,我们不上工没有饭吃啊。”有条件的可以请假回城复习,可回城粮油关系却回不去,家里也是按照定额吃饭,没有多余的给他们。而在乡下的要是不上工,大队也不会分粮食给他们,那他们一样是没的饭吃。

    可早上最晚八点上工,下午六点左右下工,晚上有时候还有事,他们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复习啊。

    如果不复习,报名也没用。

    可如果不报名,他们不甘心啊!

    姜琳想了想,“这样吧,我去和大队申请一下,咱们借粮食,打个借条,等考完试以后再想办法还,你们看行不?”

    孙清辉几个很高兴,纷纷跟她道谢,“我们和你一起去说,不能让你自己为难。”

    也有知青不高兴的,觉得姜琳不尽心,居然还要他们还,她开着砖窑厂,赚那么多钱,就帮衬一下知青如何?毕竟当时她分家,知青们也声援她呢。不过孙清辉几个都感激姜琳,心里有不满的也不敢说出来,生怕被喷。

    姜琳就和孙清辉、王潇几个人一起去大队,找程福军和程福联。

    他们正和几个生产队长开会,商量种完麦子以后,再干点什么,或者干脆也去砖窑厂。

    见姜琳等人过来,他们寒暄几句,就直奔主题。

    听说要借粮食,不上工复习功课,生产队长们纷纷不同意,“要是都不去,这三十几号人呢,耽误工夫。”

    姜琳笑道:“只是借粮食,欠的等考完试大家想办法还。考上的话,以后读大学有政府补贴,不用自己花钱,毕业包分配就是干部,工资都不低,还这点钱还是容易的。”

    有人却不以为然,说得好像你们能考上似的,扬红大队这么大的两个村子,在还没取消高考的时候,也没有一个本科大学生呢,只有一个大专两个中专生而已。

    程福军却道:“这事儿姜知青说的有道理,让知青们上午上工,下午就休息复习,等快考试前十天全天复习,怎么样?”

    有生产队长不乐意,有知青还想全天都复习。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白色口哨 痛仰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黑天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顶级诱捕公式 敬山水 俗人回档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甜妻 杀死那个白月光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