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平遥行(第 3/4 页)
休息室里,老贾已经等了许久。同样在场的还有谢飞老爷子、王晓帅、田壮壮等人。
“来,给你介绍一下。”贾科长起身,一个个介绍,都是本地的领导,双眼放光。
仿佛眼前的万年不是个来借场地办影展的,而是个送财童子。
很正常,两拨人,或者说三拨人的想法本来就不同。
本地领导,想的是借助电影节发展经济,也就是被万年“电影搭台、旅游唱戏”的观念忽悠过来的。目标就是办一个大大的影展,吸引多多的游客,然后,高高的gdp呗!
贾科长等人又是另一个想法,他们对当前的电影市场都是有看法的,一方面适应不了商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又认为艺术电影应该有个渠道予以重视,所以只要是国内的电影展,基本都会助力一把。
万年,说的高尚一点,叫为中国电影行业培养新生力量,促进电影业蓬勃向上发展。说的低端一点,叫为自己简拔工具人。
眼光超前也罢,是思维不同也罢,青年影视虽然已经是横跨多个领域的巨头级企业,但最为基础的始终还是影视制作。
尽管大爆不一定提升股价,但是暴死肯定会降低股价。
办电影节,找年轻人,拍好作品,做大生意。
俗归俗,万年的想法就是这样。
眼看休息室人越来越多,众人便转移到了隔壁的会议厅,就是那种桌子围成圈,中间放花瓶的会议厅。
电视上常见,坐下来还是第一次。
某位领导嘚啵嘚啵说了一圈套话之后,开口道,“接下来,请小万给大家说说思路。”
“大家好,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想法。”
万年上台,“首先,我跟贾导演、谢飞导演都聊过,我们都认为,在国内继续办一个以竞赛为主要活动的影展,是不太现实的。上半年有京城国际电影节,下半年有沪上国际电影节,更别说从9月份开始,接连举办的金鸡奖、百花奖还有金马奖。定位重复的电影节太多。所以,我们准备用平遥国际电影展这个名字,大家有意见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