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叛逆时代(第 2/4 页)
宾客的面孔大都很年轻,东西方都有,不少人手里提着个稳定器左拍右拍。除了参与短片单元的人之外,还有不少亲友助阵,论阵容豪华程度,他们才更像是来领奖的。
待到10点钟,会场里响起了悠扬的轻音乐,众人面色一肃,忙收拾东西坐好。
摄影师也开始动手,推着家伙左转右转,最终镜头对准台上。
只见台上聚光灯亮起,万年快速上台。
他穿的很是休闲,运动鞋牛仔裤,上身一件宽松的高领针织衫,显得愈发的高挑。
场下的年轻人们面色各异,有的满满的憧憬和好奇,有的则是玩味,似乎是想看看这个众所周知不爱多说话的演员能说点啥。
“大家好,欢迎来到平遥影展,短片、超短片单元的颁奖典礼暨青年电影实验室首期名单的公布现场。”
万年拿着话筒,没有摆什么严肃的派头,看着台下,像是跟朋友谈天一般的随便,“很高兴能看到大家来到这里,来到平遥。185个参赛者,超过两百部短片,每一部都充满了活力、创意和个人色彩,给了我完全不同于电影长片的观看体验。我相信,所有看过短片的观众也都会这么想。”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入围选手···”
后方银幕一亮,“张一卿,《蹦》。”
话音刚落,后方的银幕上便显出一段迷离的光与影,话音呢喃,镜头晃动,颇有王家韦的几分神韵。
“张策,《我的手机丢了》。”
光是放出的一小段就让台下一阵笑声,微缩化的长片加上无厘头的剧情,相当成熟的一部作品。
“王知无,《有一天他们开始说话》。”
相比于前两段在内容上的生活化和共情化,这一段短片更像是影像上的实验作品。他提供了一个契机,让身边随处可见的物件开了口。看似怪奇,其实他是在另辟蹊径地展现一位具有精神分裂类疾病的孤独男生的视角,这里涉及到过往的苦痛,以及现下的疗愈,有不少可供解读的地方。
把鬼怪解释成心理疾病不是什么坏事,就说今年的《致命感应》,同样走的是类似的路子。观众讨厌的不是什么事情都一转心理疾病,而是铺陈和叙事本身就存在问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