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专访(第 2/4 页)
《卧虎藏龙》虽然很吊,但发哥、杨紫琼、国际章等人的印象也就此固定,虽有片约,却还是难以打入主流。
想不到多年之后,却有一个,不,是两个中国演员,不是靠着那种想象中的中国农村或者说是古代生活奇观,而是靠着洛杉矶的天空以及巴黎的苹果树走入了好莱坞的视线,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个金球奖,一个奥斯卡,靠着这一点,那两位足以在好莱坞立足。
而在部分关注经济的传媒人的眼中,他们更代表着一种趋势,一个团体,或者说一个时代。
2011年前后,中国公司开始在好莱坞投资,其中也有些成功电影,但大部分都是给人家分担风险顺便掏钱,表面上吹你是大老板,背地里把你当凯子,基本都是这么个状态。
但那家公司不一样,眼光独到,手段精准,没去跟风那些一看就能大爆的超级大片,另辟蹊径,从小成本和艺术片入手,一步步在好莱坞烙下自己的印记。
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家早就变成了参天大树,威胁性不强,但已经是难以忽视的一方诸侯。
更关键的是,他们不仅是美国市场难以忽视的新势力,更是中国市场上的大敌,说是美国大片输出中最大的对手也不为过。
一位又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一个又一个的新鲜面孔,交错联系起来,便是足以覆盖整个中国乃至于亚洲市场,难以忽视的势力。
或者说,是一个新时代的缩影。
故此,一封措辞严谨的电子邮件就发送到了公司的邮箱,说是记者想约一个专访,顺便拍摄下个月的封面。
那家杂志也很有名:《时代》。
当万年从陈总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是懵逼的,也是蒙逼的。
推开脸跟前媳妇的白屁股,万年从床上起身,打开电脑看了一遍,这才相信。
“怎么了?”媳妇走过来,挂在万年背上磨磨蹭蹭。
“有个杂志约专访···”
“那怎么了?”她哼哼唧唧的,小背心底下的棉花糖在后背上蹭来蹭去。
“《时代》周刊的专访···”
“有什么区别?都来采访了,还能说坏话?”
“你以为呢,《时代》周刊可没少干这种事。”
当年小胖也上过《时代》的封面,没化妆,基本素颜,完全不是平时光鲜亮丽的范爷。
这也就罢了,还能说一句真实。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