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反响(第 2/4 页)
“柳亦非演的特好!”
凌晨时分,不少影评人便迫不及待的把消息发布在了微博上。
“整个故事充满了的诗情画意:月夜下的破败废墟、传统的古典建筑、寺庙、道士、妖狐、中国古典乐器拉出的弦乐···艺术元素外,又不乏成熟的类型片要素:特效、动作,包括最后的大场面和留白,堪称年度最优秀的商业片!”
“电影的原著是华裔作家刘宇昆的《祝有好收获》,张一谋的加入,为原本的诗情画意添加了更为本土,更为多彩的艺术要素,同时也添加了充分的商业要素,令单薄的故事不至于过于文艺化,相当成功的影像化尝试。”
“充满灵性和智慧,刘宇昆的小说本身就是将西方视角下的东方文化表达,再加上老谋子的美学功底和克制的大场面表现,绝对值得一看!”
“从卧虎藏龙的月下屋顶追逐,转向火车轰隆的蒸汽朋克,令我追思起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在狐狸变身的那一刻,真的很美。”
“中式鬼魅过渡到港式蒸朋世界观,最后的狐女与最后的捉妖人之间另类相依为命的共生。猎人与猎物的角色在种族、性别、时代、政治等介质流动的互相凝视之间不断错位。最后狩猎愉快的祝福,是愤怒的觉醒,也是新旧世界间最后的帘幕被扯下。”
观众本以为今年的贺岁档是烂片大战,没想到陈大导一怒翻车之后,张一谋反倒是带来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大片。
而经过一日的发酵之后,《猎手》的评论也开始在网络上大规模的刷屏。
“中国神话元素和现代机械结合得很巧妙,用魔法这个概念找到了神话与机械的内在联系,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后半段。”
“神怪版妇联啊,僵尸哥是浩克,熊熊是索尔,蛇老爷子是鹰眼,小狐狸嫣儿是黑寡妇,男主当然是逢人五五开的美国队长,对上了对上了!”
“讲真,电影里吸引我的不是大场面,也不是国风的狐狸精故事。而是嫣儿的改造过程。当胡哥为俯身的柳亦非安上臀部零件的时候,说句难听的,我好了!”
“我实在是太爱电影里的中国味儿了···《卧虎藏龙》之后少见的有韵味的电影。不说了,我要抢票二刷去了···”
“非常喜欢机械九尾狐的设定,看到她吞下碳火变身的瞬间甚至有点想哭···”
今年市场惨淡,难得有一部华语片,以几乎零差评的方式席卷市场。
靠着首日20%的排片,《猎手》在全国拿下了1.8亿票房,远远超过《长城》首日的1.2亿。要知道,人家当初可是在旺达有超过一半的排片。
而随着口碑和票房的双双爆红,各地影院的排片量亦是水涨船高,全国排片量达到了40%。而本来就被挤压剩下20%排片的《长城》再次挨了一刀,只剩下10%,只有旺达还苦逼的坚持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