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下试镜(第 2/4 页)
于是,万鑫暂停了酒吧的生意,给黄博把工资补上。陈倩蓉也完结了最近的工作,准备一家子前往太湖。
最苦的还是万年,得在准备的这几天把作业都写完。虽然不难,但是很枯燥。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万家的一家三口人踏上了前往太湖的旅程。
为了避免让孩子不舒服,陈倩蓉一狠心买了机票,三人早上登机,下午就到了苏省。
到了当地之后,一家人还要继续转车,到剧组提前约好的地方,参与试镜。
草房子的故事是来源于作者曹文宣的真实生活。实际上,真实的油麻地小学是在盐城的一个农村。但是,为了拍摄上的美感,导演徐庚将拍摄地点换到了太湖东山岛wz区的一个村庄。这里还保留着六十年代的那种苏北农村的风貌,与作品中描述的样子相当的符合。
一家人来到个剧组所在的村庄,房子上盖着茅草,确实是六十年代农村的景象。南方的房子为了防潮,一般都会设置二楼用来居住,这里的房子也是一样。
到了剧组,三人先住了下来。农村的条件并不好,但是,为了孩子能拍电影,万鑫跟陈倩蓉还是能忍耐的,就是怕万年受不住。
万年自己倒是觉得没什么,工作嘛。要么给名声,要么给钱,等价交换,没什么可受不了的。
草房子很显然就是那种能给名声的电影,原本的主角曹丹就曾经获得了京城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儿童演员。四舍五入一下,也算是影帝了嘛。
导演对万年挺有兴趣。他没见过这孩子,只是在原作者的口中听说了有个小孩,长得不错,对小说的理解也很深。而且这小子挺有意思,小说刚出版,他那边就来信自荐当电影的男主角。
万年刚到,这部电影的导演徐庚就走了过来,想看看这个有意思的孩子。
徐庚是南都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国内文艺界相当看重圈子这个东西,换到洪荒文里也可以叫跟脚。你一说你跟脚是玉虚宫,我就明白这人我肯定惹不起。所谓的京圈,港圈以及陕圈等都算是这样的圈子文化的产物。
说到底,就是这个时期,对文艺界有极大影响的人看重这些东西,所以才能成就所谓的圈子文化。等到后世,两位马大佬入场,资本当道,什么圈子都是浮云。
徐庚来自南都,因此其资源等也都来自苏沪一带。曹文宣能将自己的小说交给徐庚,心里大概也有相信自己人的意思。
徐庚的长相就非常的像是导演,平头,戴一顶棒球帽。一嘴的胡须乱长,好像根本没时间刮胡子。或许是拍摄电影的时候风吹日晒,皮肤粗糙发黑。国内许多导演都是这么个长相,拍戏的时候黑白颠倒,哪有那么多时间打扮护理呢。
看着徐庚这个样子,万年就决定以后不能当导演,这不是折腾自己嘛。
“你就是万年?听老曹说,你对草房子这部小说的理解很到位?”徐庚走了进来,坐在凳子上就开始提问。
万年有点懵,这就开始试镜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