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最坏的时代(三)(第 3/4 页)
《东区世纪》是有着意义的事情,虽然,这是一个失败品。
但。
不可否认它的意义。
如同那一部《上海堡垒》,一样有着自己的意义,虽然广为人所批判,但,它的失败可能亦标志着流量时代的落幕,大资本+大流量的时代。
虽然很多时候。
人们所认可的贡献,只看到最后的结果。
“你说的没错,成功自然是建立在失败的经验之上的,只可惜,有时候,失败的成本……太高,当一件事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昂,那么,自然不会有着那么多人会在再次尝试。”
夏云逸不置可否的说着。
“老爷子之前嘱咐我,说等你来了之后,直接带你去书房找他,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嗯。”
邱木应答了一声。
虽然心里略有忐忑,但,总归是需要面对的事情。
“那走吧。”
夏云逸笑着摆了摆手。
夏季站在一侧,给了他一个鼓励性的眼神。
……
……
邱木在书房见到了夏老爷子。
这一位活着登上了教科书的人物,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脸上的皱纹很深,在灯光的映衬之下,如同山川湖海,沟壑纵横,头发花白。
书房之中。
整体的布置庄严巍峨。
在一侧的墙上,挂着一副字,写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胸襟与否,已是身外之物。
成就自有他人与说。
邱木走进书房的时候,他正写着一副字,笔墨苍劲有力,上书云: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来自于文天祥的《金陵驿·万里金瓯失壮图》。
“认得字?”
邱木微微一愣。
“没多大的研究。”
不懂装懂,才显得贻笑大方。
夏老爷子笑着摇了摇头:“字这玩意,发明之初便是用来写的,而不是用来研究的,写字之人,不在乎好与坏,在乎的是一个心境,写字如此,拍电影同样如此,点评是旁人的事情,真将其弄得那么曲高和寡,有时候,反而丧失了它传播的意义。”
邱木稍稍躬身,以作倾听。
“我看过你的电影,拍的不错……这年头,认真拍电影的人,不多。”
“比不得您当年的成就。”
“成就?”
夏老爷子轻声地笑了笑,声音略显苍老。
“你看,你还是陷入了认知的误区,真要说起来,我当年拍自己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可没想过多年之后能得到什么认可。”
说着。
老爷子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突然话锋一转。
“你如何看待现在的电影?”
邱木有注意到,老爷子特意将“现在”两个字加重了些许,既然有多着重,自然,不仅仅只有着电影。
在短暂的沉默之中。
邱木如此说道。
“我觉得,现在的电影是一门文化,电影发展的这一百多年间,早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的追求,并且,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电影这一个形式,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载体,好莱坞的迪士尼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这便是工业产业链。
以电影为核心,打造一个囊括着全方位的文化产业,主题、ip、衍生……这些都是构建文化这一个全方位板块的支撑点。
放前世。
美式价值观之所以在内地如此流行,便少不了这些充满着价值观意识的文化入侵,而搁东区,其实也相差无几。
听着。
老爷子不禁大笑了一声。
“看来,你对于电影的认识,比很多人都要深刻得多,其实,电影的诞生之初,是一门艺术,但,现在,已经到了艺术最坏的时代,但,同时亦是文化最好的时代。”
大众娱乐与小众艺术。
其实,一直以来都泾渭分明。
文学、音乐、美术……一切的艺术形式都是从大众娱乐中诞生,最后,回归到大众之外。
用一个词缀来描述,这叫做现代主义。
所以。
文学上,我们看见了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表现主义、意象主义……从具体的故事,到抽象的艺术。
而电影。
则更像是沿着一个相反的方向发展着,它的诞生充满了艺术,现在,电影艺术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了过去式。
除了真正的专业人士。
谁知道威尔斯、希区柯克、库布里克、费里尼、让·雷诺阿、安东尼奥尼?还有那位至今依然活着的大师,新浪潮的先驱,让?吕克?戈达尔?
这些人。
伟大固然伟大。
但,早已停在了他们最好的时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