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84章 二百八十三章差别(第 3/4 页)

    在李靖看来,武器研发也好,战术配合也好,通俗点说,都是智慧的延伸。

    而且李靖还着重讲解了一波流。

    李靖的认知就是,打仗,尽量要一波解决对手,能一次性解决,尽量不多搞第二次。

    李靖还提出了建议,华夏火器,一定要稳准狠范围大。

    同样是对轰,一定不能给敌人展开第二次攻击的机会。

    看到这里,苏曦嘴角抽搐,华夏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近代著名的上甘岭战争后,他们就走的这条路。

    上甘岭战争,体验了一次喀秋莎的威力,大家就开始疯狂追求这种大威力的火器。

    不追求超快的速度和绝对的准确率,但是追求大威力大范围,一定要做到波及也能波及死你。

    不过苏曦想了一下历史上的华夏情况,大家仿佛永远在一波流上追求度特别高。

    从大秦开始的弩机就追求这些。

    当时就追求大威力。

    用大家的话说,我们的后勤垃圾,那就追求大威力,以求弱小后勤。

    同样是对战,只要我一波带走你,后勤不就解决了吗?

    像欧洲就很少使用弩机,他们更加追求高射速的弓箭,用覆盖攻击还解决一切。

    他们追求的是一波带不走你,我就用十波。

    毕竟弓箭那个东西,是可以做到轻弓高射速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原的钢铁开采不易,锻造更加困难,大家时间一长,都是选择节约,一波解决对手,自己也就安全了,还能省下攻击。

    而中亚和欧洲的那些国家,情况就好的多,他们都有露天铁矿,开采简单,一般不差那么点钢铁。

    综合来说,各项原因综合在一起,结果就是华夏喜欢一波平推,用最少的资源干最多的事,外国喜欢用差不多的资源,做差不多的事。

    实话实说,在华夏,对于产品的要求是实用,在外国,实用摆在第二位,他们更喜欢帅。

    苏曦一边看李靖编写的教材,一边感慨,文化差异真大。

    李靖全篇几乎都在讲武器的发展方向和战术的配合。

    在武器篇中,李靖充分表达了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还有武器和战术的各种配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1717新美洲帝国 天下枭雄 小老板 潜行者 不是吧君子也防 酒仙斗罗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大清要完 唐朝地主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斗罗:开局半神,被千仞雪曝光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