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收官(第 3/4 页)
宋司徒啧啧赞道:“这两个启蒙读物是极好的,我看推广起来应该没什么难度。”
彭子微道:“第四策:造神。将木夫子学问整理成册,推动木夫子学说成一大家。”
宋司徒道:“单靠两本启蒙读物不能成为一“大家”吧?”
彭子微道:”我观木夫子所著文章,偏儒家,法家,其他各家学问也有所涉猎,但总得来说都围绕着治国理政这个主题,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政治家’。”
宋司徒道:“这也不是起个好名字就可以自成一家的呀!”
彭子微道:“木夫子致仕后游历各国,看到了一些现象,他做了一些笔记,我整理了几条,到时候你让木家后人写成奏章,上书天子,如果天子同意推行,可以先找几个邦国试点,特别是这次事件中,那些欲对宋国落井下石国家。”
彭子微说完又递过一张纸条。
宋司徒接过一看。
天下一统。
书同文。
车同轨。
度同制。
行同伦。
……
宋司徒拍案而起,“要能促成此事,我死个一万遍又有何妨!”
第一条计策先行,宋国国君上书天子,请天子派军协助宋国守边,驱逐来犯北狄,给木夫子报仇雪恨。天子下旨派兵,某些欲乘机进犯宋国的邦国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动作。
第二第三策再行,天子称善,木家后人被召调至晋城,主导木夫子两篇蒙学及其他学说编撰一事,木家撤回追讨木夫子一案凶徒奏章,木夫子同僚及学生选择观望。
蒙学读物开始刊印成册,在各国公学推广,得到一致好评,有当代儒学大家称之为千古一文,木夫子声名日隆。
第四策一出,天子震惊,天下震惊!
“政治家”木子名声随着“天下一统”的政治理念传遍四海。
书同文。
车同轨。
度同制。
行同伦。
……
各国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一些大家纷纷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赞有弹,有些国家开始有意识的诋毁木子学说。
天子开始认真考虑天下一统的可行性,各国名家被召到晋城编撰“同制”的细节。
书同文,度同制,改币制,这几条开始在几个国家推行,宋国执行得最好,得到的好处显而易见。
木夫子一案早已无人提起,提什么呢?追随他学问的人难道会在木夫子的巅峰时期去翻旧账?
嫉妒他的人难道会想着再去给夫子锦上添花一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